山西省 2025—2026 学年度八年级阶段评估(A) 道德与法治 上册第一单元 注意事项:共 4大题,17小题,满分 75分,作答时间为 7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座位号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24分) 得分 评分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 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于 2025年 9月开幕,为此,八年级学生小希深入了解了我国 2024年“三农”工作 的开展情况。这体现了 这一年,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农业科技和设施装备支撑持续强化, 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涌现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农业基 础更稳固、农村地区更繁荣、农民生活更红火的“三农”发展新答卷徐徐展开。 A.社会秩序是大家共同维护的 B.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C.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我们的社会关系各种各样 2.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等, 逐步将“白纸”描绘成五彩斑斓的图画。这启示我们 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父母、老师决定我们人生的发展方向 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④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是初中生望望与他人交往的场景,其中能体现地缘关系的是 A.和同学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B.在小区散步时与邻居叔叔打招呼 C.和妈妈一起去商店购买蔬菜、水果 D.听数学老师在线上直播指导作业 4.右边是小思的暑假经历,这样的暑假生活能够让小思 ①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尊重劳动 ②专注社会实践,放弃理论学习 ③学习行为规范,在社会中成长 ④参与社会生活,胜任社会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5年 1月 10日,临汾市尧都区发生 4.1级地震,同盛实验中学申延辉、柴宇喆、李凯楠三名同学, 合力帮助因腿部骨折行动不便的李卓群同学撤离到安全地带,之后三人被学校授予“向善好青年”荣誉称 号。他们三人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 A.传播社会正能量 B.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C.学会拓宽人际交往新渠道 D.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6.“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启示我们 A.要学会拒绝无效的社交活动 B.社会的发展受个人条件的限制 C.融入社会就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D.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7.下框是一名外国游客分享的“互联网+”中国旅游攻略。从中我 们可以认识到 互联网+吃饭=网络点餐、外卖平台 A. 互联网+银行=网络支付平台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B. 互联网+交通=网络打车平台网络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 C.网络成为唯一的消费平台 D.网络可以解决一切生活问题 8.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网启动 2025年“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启动了智能语 音留言功能,这项新技术也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拓宽了民意表达渠道。这说明 A.网络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加速了创新资源的汇聚 D.网络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9.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算法推荐让普通人接收的信息更趋于定制化、智能化,但也容易让人在不断重 复中强化固有偏好,陷入“信息茧房”。这告诉我们 A.大数据让信息获取更精准 B.要学会理性辨别网络信息 C.应禁止使用算法推荐类软件 D.“信息茧房”是无法避免的 10.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 24小时”行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向运动场、贴近大 自然,走进真正的社交场景,成长为身心和意志品格都健康的下一代。“息屏 24小时”行动 A.能够减少未成年人在网络中的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