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4155688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知识点专练(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10-20 科目:初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传播,题意,现象,形成,直线,不符合
预览图 0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知识点专练(参考答案) 【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综合) 1、《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所示,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手挡住,墙上黑暗区域就是手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沙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玻璃板的下方固定一光源,作画者的巧手在玻璃板上不断布撒和抹除细沙,随着细沙的堆积,阻挡了来自玻璃板的光,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动态艺术效果。下列光现象中与形成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相同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书 【答案】A 【解析】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用放大镜看书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3、如图是2024年4月9日发生日全食的情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色散 C. 光的折射 D. 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日全食属于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4、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下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或事例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示投影 B.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 C.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 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 【答案】B 【解析】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示投影,摄影仪是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5、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湖静映彩霞”是光的折射现象 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折射现象 C.“潭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潭面无风镜未磨”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D 【解析】“湖静映彩霞”是指天上的彩霞在平静的湖面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A错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错误;“疑水浅”是指由于光的折射,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C错误;“潭面”相当于平面镜,对光起反射作用,D正确; 6、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答案】C 【解析】光不需要介质也能传播,A不符合题意;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光可以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即使是真空状态,B不符合题意; 由描述的现象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符合题意; 密封的容器中是真空状态,不能说明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只能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 7、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