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 第三节 交通运输 / 编号:24156220

《交通运输》表格式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日期:2025-10-19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交通运输,交通,方式,我国,特点,网络
预览图 3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表格式教学设计 (1课时) 课题 4.3 《交通运输》 单元 四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内容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章节的关键环节,扮演经济“枢纽”角色,连接农业、工业等主题,奠定区域发展基础,体现地理学科“人地协调”的核心素养。(2)本课时教材围绕“交通运输网络与区域联系”展开,通过交通发展数据、高速路网/高铁网分布、内畅外联案例等环节,系统呈现交通网络的分布特点、建设成就及对国内国际联系的支撑作用。图文结合与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交通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能力。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交通建设的成就与意义。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认识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区域认知素养。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线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培养综合思维素养。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学情分析 八年级知识基础:学生已掌握中国行政区划、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拥有日常生活经验(如乘坐高铁、接收快递),但对运输方式特点、铁路干线等专业内容缺乏整体理解,尤其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认知较浅。认知与技能特点:八年级学生对高铁、高速公路有生活感知,但对交通网络分布规律、交通建设克服自然障碍的难度理解较浅。需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剖析、实践计算,帮助学生突破抽象思维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交通网络的分布特点;交通建设对国内国际联系的作用。难点:分析交通与自然、人文因素的关系;理解交通建设克服自然障碍的技术与意义。 材料准备 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课堂学习活动任务清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新基建时代中国交通的智能化 观看视频,了解我国交通智能化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01,读图4.19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回答问题。【问题引领】研读课文,我国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什么?(2)想一想,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是相同的概念吗?试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工具对应的运输方式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管道【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我国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是:运量大、速度快、效益高。②(见同步教学课件,略)【学习活动二】我国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分布【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01—P103,读图4.19—图4.23,回答问题。【问题引领】读图4.19,说一说新中国交通建设取得哪些辉煌成就?(2)读图4.21高速公路布局、图4.23高铁网规划,分析我国交通网络的分布特点。(3) 结合图4.21高速公路布局,说说我国现代高速公路网络的发展特点。(4)结合图4.23高铁网规划,说说我国现代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方向和分布特点。(5)请举例说明,现代科技如何助力交通运输快速发展。【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高铁、高速、内河航道、民航机场的数量/里程从1950年到2020年大幅增长,说明我国交通建设成就斐然。②我国交通网络的分布特点:覆盖全国、纵贯南北、横穿东西。东密西疏(东部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线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