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练1 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应用 1 2 3 4 5 6 7 8 9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4·四川乐山模拟)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例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性植株自交可以产生雌株 B.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C.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2种配子 D.喷瓜种群中总共有6种基因型 D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分析题意,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两性植株gg-自交可以产生雌株g-g-,A项正确;两性植株群体内(有gg和gg-两种基因型)随机传粉,gg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纯合子,gg和gg-杂交的后代也有1/2的为纯合子,gg-个体自交后代有1/2的为纯合子,则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后群体内纯合子比例肯定会比杂合子高,B项正确;两性植株可能有两种基因型gg-或gg,若基因型为gg-,可产生g、g-两种配子,若基因型为gg,则能产生g一种配子,所以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2种配子,C项正确;G_为雄性,雄性不可能与雄性杂交,因此不可能有GG的个体,因此该喷瓜群体中最多有Gg、Gg-、gg、gg-、g-g-5种基因型,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2.(2024·湖北一模)已知小鼠毛皮的颜色由一组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黄色)、B2(鼠色)、B3(黑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纯合致死。现有甲(黄色)、乙(黄色)、丙(鼠色)、丁(黑色)4种基因型的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组对其开展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仅根据杂交组合①即可判断基因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B.若让乙与丙交配,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型 C.基因型为甲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产下的4只小鼠可能都是黄色 D.小鼠群体中与皮毛颜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D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组合①中,甲(B1_)和丁(B3_)杂交,后代只有黄色(B1_)和鼠色(B2_),没有黑色,说明甲的基因型为B1B2,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丁的基因型为B3B3,A项正确;组合②中,乙黄色(B1_)和丁黑色B3B3杂交,后代只有黄色(B1B3)和黑色(B3_),没有鼠色,可判断乙的基因型为B1B3,若丙鼠色的基因型为B2B3,则交配后代共有黄色(B1B2、B1B3)、鼠色(B2B3)和黑色(B3B3)3种,B项正确;基因型为甲(B1B2)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由于后代数量较少,后代的4只小鼠可能都含B1基因,都是黄色,C项正确;由组合③可知,B1B1纯合致死,所以小鼠群体与皮毛颜色有关的基因型有B1B2、B1B3、B2B2、B2B3、B3B3,共5种,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3.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R(雄性可育)对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r和N、S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 C.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 D.基因型为S(Rr)个体自交所得子代再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育性正常个体占5/6 D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由题意分析可知,只有S(rr)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他均为可育,即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B项错误;母本S(rr)与父本N(Rr)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S(Rr)、S(rr),即后代一半雄性可育,一半雄性不育,C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4.(2025·福建三明模拟)在某品种梨(两性花植物)中发现S基因的7个复等位基因:S1、S2……S7,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S基因时,花粉管就不能在花柱中延伸或生长很缓慢,因而不能与卵细胞完成受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