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文学常识填空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沁园春”是_____,“雪”是_____。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欲/与天公试比/高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D.数/风流人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安能摧眉zhé yāo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不慕权贵的洒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对历史兴亡的思索;“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yāo ráo各占春”,这是王安石对自然美景的描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fēng sāo数百年”,这些jiā yù hù xiǎo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穿越历史长河,直抵人心。诗词不仅创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更记录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读诗词,可以_____人生。同学们,让我们_____在诗词的海洋中,_____其中的养分,共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zhé yāo( ) (2)yāo ráo( ) (3)fēng sāo( ) (4)jiā yù hù xiǎo( ) 4.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慰勉 遨游 获取 B. 慰勉 漫游 汲取 C.慰藉 漫游 获取 D. 慰藉 遨游 汲取 5.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词不仅创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更诉说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 B.诗词不仅构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更记录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 C.诗词不仅诉说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更创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D.诗词不仅记录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更构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6.词人在词中巧借修辞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请你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3)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7.默写。 (1)须晴日,_____,_____。 (2)惜秦皇汉武,_____;唐宗宋祖,_____。 (3)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词中上片、下片之间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 (5)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8. 202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2周年。班级开展以“走进伟人毛泽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写对联的下联。 链接材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节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上联:巨手一挥,破碎河山成旧景 下联:_____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总共只用了一百六十块钱,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花在订报上,其余的钱还买了许多书籍和杂志。考入师范时,学校发了一套青色呢子制服,这套衣服他一直穿了好几年,到褪了色,破了洞,还没有换掉。 材料二:毛泽东在求学期间选定以“冷水浴”作为锻炼体格的方法,认为冷水浴除了可以锻炼体魄外,还可以磨砺意志。从实行之日起,一直到毕业,他每天天亮前就来到井边,脱去衣服,用吊桶打水上来,通身淋下,淋一阵,擦一阵,直到全身擦得发红发热为止。穿好衣服后,还要做运动。 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中的“望”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