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 编号:24179312

6《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提问,问题,角度,课文,学生,写法
预览图 2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四上6《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有童话、说明文、散文等不同文体类型,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每篇精读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其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夜间飞行的秘密》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扩大提问范围。文章通过介绍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及其与雷达技术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奥秘与科技应用。课文结构清晰,内容生动,既包含科学知识介绍,又蕴含思维方法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思考的素材。教材通过范例引导、实践操作等方式,系统构建提问策略的学习路径。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初步尝试了从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问题。学生能提出针对内容的问题,但从“写法”角度提问是全新的、也是本课的难点。他们对科学实验感兴趣,但需要引导将兴趣转化为有效质疑和深度思考。 教学目标: 1.学习从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整理问题清单。 2.能借助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与雷达的关系。 3.感受科学家善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精神,激发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 教学难点:从“写法”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 1.上节课我们根据《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文章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 2.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整体和部分提问,这是提问的一个角度,我们将按照提问的角度进行分类。那还有哪些角度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走进《夜间飞行的秘密》。 二、发现角度,实践分类 (一)研读问题,发现角度: 1.女生读文中旁边的两个问题:“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1)提问:他读到 “写飞机”“写蝙蝠” 的段落时,就提了这个问题。大家想想,他是根据什么提的? 板书:角度1: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2)学生尝试提问。 2.男生读文后的两个问题:“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1)提问:这个问题和课文有关,但更多是想到了生活里“飞机飞行”的实际情况,大家猜一猜,他是根据什么提的? 板书:角度2: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2)学生尝试提问。 3.齐读课后练习里的三个问题, (1)明确第一、三问题的提问角度。 (2)重点关注问题三:“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向写后两次实验”,提炼角度3:关注课文写法提问。 板书:角度3:关注课文写法提问。 (3)学生尝试提问。 (二)梳理问题,实践分类: 1.小组合作:整理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尝试按“内容、写法、启示”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归并,删去重复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帮助学生理解“写法角度”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点拨提升: 1.小组汇报分类结果,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2.重点突破角度3:关注课文写法的提问: (1)以“为什么略写后两次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对比:如果后两次也像第一次那样详细写,会怎样?(重复、啰嗦)从而体会详略得当的妙处。(明确:写法提问可以从文章详略入手。) (2)探讨“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的好处,感受比喻的形象性。(明确:写法提问可以从句子修辞手法入手。) 三、借助问题,深化理解 1. 根据小组问题清单,选出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