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提优卷B 梯级创新与素养提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再高的山,一步步努力也能登顶;再矮的山,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征服。下面让我们迈开步子,一起登上知识的高峰吧! 活动一 分享生活日记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8分) jià rì( )里,爷爷带我pān( )登黄山天都峰。起初,我激情满怀,脚步轻快地走在山路上。然而,当看着望不到尽头的shí jí( )时,我的激情渐渐消退,shēn qū( )也愈发沉重,感觉失去了继续爬的lì liàng( )。爷爷见状,笑呵(hē hā)呵地摸着我的(辨 辨)子,分明是看出了我的退缩,便说:“乖孙女,我们来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不是为了征服山峰。你看爷爷 nián jì( )很大, 依然脚步轻盈。只要保持乐观,没有什么征服不了的。加油!”在爷爷的gǔ wǔ( )下,我重新振作了起来,抓住铁liàn( )继续往上爬。最终,我们登上了山顶,拍了一张相(xiāng xiàng)片作为jì niàn ( )。站在顶峰,俯敢云海,我有一种雄鹰(博 搏)击长空、傲视天下的感觉。那一刻,深刻体会到了爷爷所说的话的含义。 1.根据拼音写字词。(8分) 2.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3.在语段横线处填人合适的关联词。(2分) 4.加点词“分明”有两种解释:①清楚;②明明,显然。该词在语段中应选择第 种解释。请你用另外一种解释写一个句子: 。(2分) 5.画“ ”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活动二 品析语言文字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老先生八十高龄了,居然能爬到顶峰,真让人敬佩。”句中的“居然”一词可以替换成近义词“ ”,同样给人 的感觉。 A.果然 不出所料 B.竟然 理所当然 C.忽然 出乎意料 D.竞然 出乎意料 2.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我难道不应该否定他的做法吗 A.我不应该否定他的做法。 B.我不应该肯定他的做法。 C.我应该肯定他的做法。 D.我应该否定他的做法。 3.下列对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动作描写) B.老爷爷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神态、语言描写) C.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语言描写) D.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了两下,一把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走了。(动作描写) 4.将下面的句子插人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些文人雅士甚至隐居于此,与九日山为伴。 ①九日山位于泉州南安丰州镇,是泉州的名山胜地。②该山历史悠久,作为泉州港千年航标,九日山的摩崖石刻默述着闽南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的盛世光景。③自唐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登临、题诗,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④这些历朝历代的故事印证了九日山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B.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C.只需把事情发生时的人物交代明白,时间和地点没必要交代。 D.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活动三 体会写法精妙 三、回顾课文,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画“ ”的部分把老麻雀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老麻雀往下飞时 的状态,也能看出它当时 的心情。(3分) (2)作者在描写时调动了自己的感官,他看到的是 ,听到的是 。(2分) 2.《爬天都峰》一文中,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