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编号:24190202

第13讲 波粒二象性 原子与原子核—【起飞指南】2026年浙江选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探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0-23 科目:高中物理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频率,能级,光电效应,光子,照射,电压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讲 波粒二象性 原子与原子核 题型1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一、相关知识链接 1.光电效应方程 (1)光子: 频率为ν的光子的能量为hν. (2)方程表达式:hν=Ek+W0或Ek=hν-W0. 2.光的波粒二象性 (1)大量光子易显示出波动性,而少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 (2)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 二、规律方法提炼 1.三个关系式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Ek=eUc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W0=hνc 2.两个图象 (1)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Im为饱和电流,由光照强度决定. ②Uc为遏止电压,对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光的频率决定. (2)用图象表示光电效应方程,如图所示.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的交点的横坐标νc; ②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W0;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3.两条线索 (1)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数多→光电流大; (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如图甲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乙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用此光束照射光电管电极。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时,微安表的示数恰好为零。图示位置中滑片和点刚好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上、下中点位置。则(  ) A.此光束中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共有2种 B.要使微安表的示数恰好为零,滑片应由图示位置向端移动 C.相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光照射电极,只要能发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是相同的 D.此光子束中从跃迁到的光子,其动量最小 大量处于的高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其中跃迁到的能级时产生的四条可见光光谱线如图1所示。氢原子从能级6跃迁到能级2产生可见光I,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产生可见光Ⅱ。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研究两种光的干涉现象,得到如图2和图3所示的干涉条纹。用两种光分别照射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都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跃迁能产生的光谱线总数为4条 B.图3中的干涉条纹对应的是可见光Ⅱ C.图4中用可见光I照射时,向滑动,电流表示数一定逐渐增大 D.固定,可见光I和可见光Ⅱ照射K极,其产生最大动能的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则一定小于 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然发现,接收电路的电极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此后许多物理学家相继证实了这一现象,即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光电效应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最早用量子观点对光电效应现象给予了合理解释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C.要测量遏止电压,电源右端为正极 D.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如图甲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图乙为研究光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辐射出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通过实验只能得到图丙所示的2条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Ub的值为-4.45V B.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C.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D.b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a光 如图所示,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光分别照射金属a、b得到了两条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已知金属a的逸出功大于金属b的逸出功,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Ⅰ对应的金属为a B.图线Ⅰ、Ⅱ的斜率均为h C.用频率为ν3的光照射金属b,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D.用频率为ν3的光照射金属a,则相应的遏止电压为 题型2氢原子模型与原子结构 1.玻尔理论的基本内容 (1)能级假设: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