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5月10日,山东考生姜昭鹏与网约车司机王涛 合力展开一场“生死救援” 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他们对待生命持怎样的态度? 敬畏 课前导入 第八课 生命可贵 敬畏生命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目录 总议题:践行敬畏生命情怀 子议题一:为何要敬畏生命 子议题二:如何去敬畏生命 子议题一 为何要敬畏生命 议学情境一:赴考期间突发意外 议 一 议 1.姜昭鹏的同学在赶考途中发生意外,说明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2.他们在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的态度是怎样的? 2025年5月10日8点10分,山东职教高考考生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赴考。上车仅1分钟后,同学突发心梗休克,姜昭鹏迅速察觉异常,先尝试掐人中,随即运用急救知识实施心肺复苏。他回忆道:“我摸到他脉搏越来越弱,手抖得几乎按不动。”司机王涛也焦急不已:“红灯倒计时像催命符,后视镜里他嘴唇都紫了。”王涛立刻联系交警,一路连闯6个红灯,将原本15分钟的车程压缩至7分钟。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风雨同舟,暴雨中的救援力量 风雨同舟,暴雨中的救援力量 风雨同舟,暴雨中的救援力量 议 一 议 你对众人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全力以赴行为的感受? 姜昭鹏(学生):采取急救措施,一刻不停; 王涛(网约车司机):联系交警闯红灯救人护送至医院。 交警:协调6个路口绿灯,缩短15分钟路程;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医生提前10分钟到位准备手术; 教育部门:为姜昭鹏单独安排补考,免除其后顾之忧; 社会车辆:主动让行,形成“生命通道”。 所有人都为挽救这个生命而全力以赴,一系列“生死时速”的操作,堪称教科书式抢救。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议学情境二:众人合力“生死救援”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知识拓展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不可预知的意外 人为的灾难 生命是脆弱与艰难的,生命也是坚强、崇高和神圣, 我们要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子议题二 如何去敬畏生命 看名言,悟生命 “人固有一死。”———司马迁 “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稻盛和夫 “每个人哭着来到世界,最后又哭着离开世界。”———林清玄 思考:有没有人能一直长生不死,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如何看待生与死? 2.如何敬畏生命?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知识拓展 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 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 “天地之大德曰生”释义:天地的最大功德就是给万物以生命。它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和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天地之大德曰生。 ———出自《易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