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分,共48 5.在封建社会中,武则天是颇受争议的帝王之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一。下列评价中,最可取的一项是 ( ) 合题目要求的) A.她废子自立,是为历史之贼也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 B.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图所示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应肯定 ①②对应的朝代是 ( ) D.心胸狭窄,打击敌对官吏,愧为人君 6.隋朝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 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 此可知隋朝大运河 ( ) A.蜀、西晋 B.东汉、南朝 A.保障统一和政权稳定 C.东汉、西晋 D.蜀、北朝 B.是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批迁入中原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地区,建立了众多的少数民族政权。但隋唐以 D.加速了隋朝政权的衰亡 , 、 、 7.以下古代农具中,出现于唐代,能够根据牵引后 原先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如鲜卑 匈奴 、 、 , 点的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耕作工具是 ( )羯 氐 羌等 官方民间编著的史籍中很少提 到,这说明这些少数民族 ( ) A.已交融成为汉民族 B.在历史进程中消亡 C.政权已被完全消灭 D.迁居到遥远的边疆 A.水排 B.耧车 C.翻车 D.曲辕犁 3.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 8.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 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 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宰相议事的地方)开会 以用来直接研究 ( ) 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 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 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主 要反映了唐代 ( ) A.注重以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拥有决策权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9.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后,激发了观众对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这座唐代都城的极大兴趣。历史上的唐代长 4.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安城 ( ) 这次迁都前北魏的旧都位于下图 ( ) A.夜市非常繁荣 B.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C.出土了活字印刷版《金刚经》 D.唐高宗曾在此召见玄奘 10.唐初,唐高祖曾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 的祭祀典礼),“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 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上述材 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 ( ) A.思想一统 B.佛道主导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C.三教并存 D.儒学式微 ·3· 11.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 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 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 A.“颜柳二公书尤多” 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 B.“唐之文章称韩柳” 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D.“李杜诗篇万口传”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1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 行的文化符号。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 A.说明了民族交融的加强 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 B.丝绸之路推动了文化传播 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 C.反映了盛唐文化的包容性 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 D.外来文化冲击了汉文化的主体地位 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13.(26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