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分,共48 6.1954年4月29日法国某报发表文章指出:“亚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洲的重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此文评价的事件 合题目要求的) 是 ( ) 1.“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 C.中苏结盟 D.中印会谈 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 7.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这又 枪。”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史事件是 ( ) 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 C.三线建设 D.改革开放 来……”对这段社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2.创建于1862年的济南老字 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 C.带有主观臆断性 合营。期间,国家对瑞蚨祥 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经过改组和国际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斗争,于1952年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的合法席位。与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建立联 3.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 系,开展外交活动,成为中国开展人民外交的 路线。下列有关过渡时期及其目标的说法,错 一条重要渠道。这体现了新中国 ( ) 误的是 ( ) A.积极开展革命型外交 A.通过“一五”计划实现总路线的各项任务 B.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完成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C.在经济建设目标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至1956年 9.有学者这样评价某部法律:“它的制定及实施 4.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 标志着旧中国宪政运动的终结和新中国宪政 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 建设的开端。它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部划时 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 代的文献,在中国近现代百年宪政史上具有承 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 ) 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这部法律 ( ) A.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 C.提出“依法治国”方针 D.规定了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10.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 A.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A.优先发展重工业 C.中美关系趋向缓和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D.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 C.完成了三大改造 1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 5.周恩来在一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 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 ( ) 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 A.中国实力已超越美国 议可能是 (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消失 A.日内瓦会议 B.开罗会议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C.雅尔塔会议 D.亚非会议 D.中国推行灵活正确的外交政策 ·17· 12.1972年,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 化的主要原因是 ( ) 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 A.中国外交战略政策的调整 B.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 C.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推动 D.经济贸易发展的推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19世 材料一 1955年亚非会议……(周恩来)提 纪六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