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 粤教版(2019) /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 本册综合 / 编号:24251320

高中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知识点总结(含核心素养、重难点、知识脑图、实例及巩固练习)

日期:2025-11-05 科目:高中信息技术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信息,核心,计算,信息技术,特征,通过
预览图 0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 一、核心知识点详解 1. 信息社会的定义与本质 定义:通过创造、分配、使用、整合和处理信息开展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社会形态,核心是 “以信息活动为基础”。 本质:人人可创造、获取、分享信息,个人与组织通过信息系统获得发展优势,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织并存。 关键背景:2006 年联合国确立 “世界信息社会日”为每年5月17日,标志全球正式认可信息社会的到来。 2. 信息社会的四大特征(配场景实例) 特征 核心内涵 生活实例 1 生活实例 2 数字生活 工具、方式、内容全面数字化 移动支付(微信 / 支付宝) 在线直播学习(钉钉 / 腾讯会议) 信息经济 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电商直播带货(抖音电商) 大数据精准营销(淘宝推荐) 网络社会 网络化成为社会运行基本形式 校园局域网共享教学资源 社交软件连接跨地域交流 在线政府 数字化治理与公共服务 政务 APP 预约办证件 政府官网公示政策文件 3.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三阶段演进) 第一阶段:以计算机为核心(1946-1990s) 核心技术:电子管、集成电路、局域网 代表应用:单机办公软件(WPS)、校园机房局域网 关键变化:实现 “人机对话”,替代人工复杂计算 第二阶段:以互联网为核心(1990s-2010s) 核心技术:互联网协议(TCP/IP)、移动通信(3G/4G) 代表应用: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淘宝)、即时通信(QQ) 关键变化:实现 “机机对话”,打破地域信息壁垒 第三阶段:以数据为核心(2010s 至今) 核心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 代表应用:智能家居、无人驾驶、远程医疗 关键变化:实现 “物物对话”,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资源 4. 信息技术的多维影响 积极影响: 科技革新:引力波探测依赖超级计算、量子通信 “墨子号” 卫星 社会变革:农业物联网精准种植、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商信用 个人发展:慕课实现终身学习、计算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消极影响及应对: 信息过载→学会筛选权威信息(优先官方渠道) 隐私泄露→规范 APP 权限授权、避免连接陌生 Wi-Fi 网络沉迷→设定数字设备使用时长、多参与线下活动 5. 核心素养培养 信息意识:对信息的敏感度(如识别虚假信息的方法)、信息价值判断力(如区分有用信息与垃圾信息) 计算思维: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如 “百钱百鸡” 问题拆解)、用算法逻辑解决问题(如枚举法、分类讨论)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社会四大特征、信息技术三阶段演进 难点:计算思维的实际应用(抽象问题→模型化→算法化) 考点预判:选择题(特征判断、阶段区分)、情境题(信息技术影响分析) 三、知识点脑图 四、知识巩固练习(单选) 1、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信息社会 “信息经济” 特征的是( ) A、 居民通过社交软件视频通话 B、 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消费偏好并精准营销 C、 学生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业 D、 政府通过政务 APP 办理证件预约 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中,“以互联网为核心” 阶段的典型应用是( ) A、 单机版办公软件使用 B、 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普及 C、 智能家居设备控制 D、 超级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 3、信息社会中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织” 的表现不包括( ) A、 线上购物后线下收货 B、 虚拟课堂学习后线下实践 C、 纯线下实体店购物无线上记录 D、 线上预约挂号后线下就诊 4、下列属于信息技术对个人发展积极影响的是( ) A、 信息过载导致选择困难 B、 慕课平台实现终身学习 C、 网络沉迷影响作息 D、 个人隐私泄露风险增加 5、计算思维的核心是( ) A、 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 B、 将问题抽象为模型并通过算法解决 C、 设计复杂的计算机硬件 D、 管理大量数字化数据 解析: 答案:B 考点:信息社会的 “信息经济” 特征(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核心驱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