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二年级上册(2024) / 第七单元·阅读 / 18 古诗二首 / 本课综合与测试 / 编号:24289891

【大单元·任务式】第七单元第2课时 古诗二首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日期:2025-11-05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朗读,古诗,通过,画面,想象,诗句
预览图 3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课题:《古诗二首 》 内容分析: 《江雪》为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一篇五言绝句,它勾勒出一幅江畔雪景的生动画面。诗中采用典型场景,如覆盖千山的皑皑白雪和空无一人的小径,展现了山野间的极端寒冷;随后,通过描绘一位在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渔翁,映射出诗人在历经挫折后的坚韧与内心的孤寂。全诗构思新奇,语言精练,富含深邃的意境。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欣赏图画,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初步体会中华古诗文化的独特魅力。 语言运用: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大致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插图和关键词想象画面,通过对比“热闹”与“寂静”的场景,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对比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在“诗配画”的活动中,感受诗歌中“静”与“孤”的意境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表演)简单表现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借助插图,想象诗中描绘的寒冷、寂静的江雪画面。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静”与“孤”的意境,并能初步感受渔翁不畏严寒的形象。 课时目标: 识字与朗读: 认识“绝、径、踪、孤、翁、钓”等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节奏感,联想画面背诵诗句。 画面描述: 能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词(如“千山”“鸟飞绝”“孤舟”“独钓”),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描绘的大致画面。 思维能力目标 想象与对比: 通过观察插图和聆听风雪音效,想象诗中寒冷、寂静的江雪景象,并通过对比“平时热闹的山野”与“诗中寂静的山野”,感受诗歌营造的极端寂静氛围。 情境任务:“同学们,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家,让我们一起来做‘大自然的小画家’,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用语言描绘我们眼中最美的想象风景!” 小画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一站:古诗中的想象风景。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吧:“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 学生猜谜(雪花)。 教师:同学们, 真聪明!下雪的时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学生自由回答:雪白的、冷冷的、很安静……)2.教师导入情境:今天,我们就跟着唐代诗人柳宗元,一起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一场雪,一场落在江上的雪。 3.齐读课题《江雪》。 猜谜语:迅速聚焦学生注意力,激活关于“雪”的已有认知,自然过渡到诗题。 【设计意图】用谜语导入,迅速吸引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引出“雪”的主题,为感受诗歌的寒冷意境做好铺垫。 第二节:初读古诗,感知韵律 1.范读引领: 教师配乐(古筝曲)范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 2.认识生字“绝、径、踪、灭、舟、钓”。 (1)出示“绝”。引导学生明确:“绝”指“无,没有”,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千山鸟飞绝”。 (2)出示“径、踪、灭”。读好后鼻音。引导学生明确:“径”指:狭窄的道路;小路。“人踪”就是人的脚印。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万径人踪灭”。 (3)出示“舟”。读准翘舌音。正确朗读诗句“孤舟蓑笠翁”。 (4)出示“钓”。读好三拼音节。正确朗读诗句“独钓寒江雪”。 节奏朗读: 出示画有停顿线的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跟老师读、学生带读、男女生赛读。 多种形式朗读:通过跟读、赛读等,在反复实践中读准字音、感知节奏,完成语言的初步积累。 【设计意图】 通过听读、跟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第三节:情境想象,品读画面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