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期中专区 / 五年级上册 / 编号:24290118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训练卷(三)—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含答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一项,花生,下列,民间故事,说法,课文
预览图 2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训练卷(三)———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落花生》一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写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B.课文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C.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D.课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借景喻人,同时言辞华美,道理深刻。 2.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流传千年,下面诗句中,与该故事无关的是( ) A.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结合所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岛》记叙了将军登上小岛后的见闻,展现了我国守岛部队的艰苦生活。 B.《己亥杂诗》中“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 C.《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我们应该用平稳的语调、平和的语气朗读,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D.《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作者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写毁灭的经过,却用大量的笔墨写昔日圆明园的辉煌,这样强烈的对比,更能触动读者的心。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沫若的《白鹭》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依次描绘了“空中低飞”“水田钓鱼”“枝头独立”三幅图,结构精美,文笔隽永。 B.读完冯骥才的散文《珍珠鸟》,我们了解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C.“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意思是杭州的桂花根本没有香气。 D.许地山在《落花生》中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其中重点写了“尝花生”。 5.下面对民间故事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口头艺术,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B.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正义却弱小的主人公有可能打败强大的对手;心地善良的穷苦人通过努力可以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的生活…… C.民间故事往往借助一定的事物来寄寓某种道理,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 D.民间故事往往具有传奇色彩,充满了想象力。 6.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田螺姑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 《猎人海力布》 B.《沉香救母》 《徐文长的故事》 《潘多拉的盒子》 C.《舜的传说》 《巧媳妇的故事》 《列那狐的故事》 D.《狼和小羊》 《董永和七仙女》 《刘三姐的传说》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搭石》一文呈现了淳朴美好的乡情和民风。 B.“完璧归赵”后,廉颇被封为上大夫。 C.目前,运动速度最快的物体是流星体。 D.面对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坚持了敌后运动战。 8.你想用名言警句来劝弟弟珍惜时间,用心读书,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搭石》是按照“摆搭石→走搭石→说搭石→赞搭石”的顺序展开的。 B.《将相和》是根据西汉史学家司马光写的《史记》的相关内容改编而成的。 C.地道战中民兵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有线电”。 D.葛洪用“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告诫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浪费时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中的“妈港”是英国给澳门起的名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