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2.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 政治认同 培养国家观念,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 科学精神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认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公共参与 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统一、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第1框 国家是什么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产生及基本要素 (1)产生:国家是一种 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 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逢新温故】 国家的产生———必修1 第一课 (2)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 2.国家的性质 (1)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 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 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民主制国家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1)国家的本质: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 。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项目 民主 专政 区 别 含义 在 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范围 统治阶级内部 被统治阶级 联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 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民主具有阶级性 【要点指津】 专政≠专制。民主制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专制国家就只有专政而没有民主。 4.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 职能。国家还具有 职能。 【要点指津】 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和反映国家性质。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内容:我国是 的社会主义国家。 (2)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 ;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 、 、 的民主。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 (1)国体,即 ,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 ,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3.影响政体的因素(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 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 和 上的不断变化。 (2)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4.代议制———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1)是什么: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 的制度。 (2)为什么: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 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想一想】 我国政体是不是代议制? 议题一 国家的本质 [情境一]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强调,人性是自私的,总是企图无限地实现占有一切的“自然权利”。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为了和平安全的需要,人们在理性的启迪下建立公共权力即国家,国家的本质是一大群人通过相互约定,为的是当他认为在适时的时候,可以使用他们大家的力量和工具来谋求他们的和平和公共的防御。 (1)你认同托马斯·霍布斯的观点吗?为什么? [情境二] 美国一贯以“山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