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期中专区 / 七年级上册 / 编号:2430369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十二校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11月期中试卷(PDF版 含答案 1-2章)

日期:2025-11-08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答案,解析,选项,倍数,实验,体积
预览图 5
初中科学 初中科学
1 2 3 4 5 6 7 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科学问题需具有可验证性,“哪颗行星最漂亮”是主观审美,不属于科学问题。 2. 答案:D 解析:青草是植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呼吸、生长等);其余选项均为非生物。 3. 答案:D 解析:测量体温、化验血液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辅助诊断。 4. 答案:C 解析:A 选项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B 选项倾倒液体时试管需倾斜、标签向手心;D 选项胶头滴管不 能伸入试管内;C 选项将固体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规范。 5. 答案:B 解析:A 选项一元硬币直径约 2cm(非 2mm);C 选项矿泉水体积约 550 毫升(非升);D 选项人体 正常体温约 37℃;B 选项教室体积(长×宽×高)约 220 立方米合理。 6. 答案:D 解析:单位换算时,1 米=1000 毫米,4.3 米=4.3×1000 毫米=4300 毫米。 7. 答案:B 解析:“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绿”是藻类植物;“苔痕上阶绿”的“绿”是苔藓植物。 8. 答案:A 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②(40×) 和③(25×)组合放大倍数最大,且高倍物镜与玻片距离近(⑤)。 9. 答案:C 解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5.20+5.22+5.24)÷3=5.22 厘米。 10. 答案:D 解析:生物性状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非细胞质)。 11. 答案:B 9 解析:水螅是刺胞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章鱼是软体动物,血吸虫是扁形动物。 12. 答案:B 解析: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13. 答案:C 解析:S 类动物的特征是“皮肤干燥,在陆地上产卵”,蛇属于爬行动物,符合该特征。 14. 答案:C 解析:雷鸟换白色羽毛是保护色,但降雪延迟时会暴露,与“作茧自缚”均体现适应的相对性。 15. 答案:B 解析: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草),箭头指向消费者,“草→鼠→鹰”符合。 16. 答案:C 解析:显微镜成倒像,图二物像在左侧,应向左移动玻片。 17. 答案:C 解析:①膨胀木尺测量长度偏小;②仰视读数偏大、俯视读数偏小,实际倒出液体体积小于 6mL; ③细铜丝未紧密缠绕,测量直径偏大;④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示数会下降。 18. 答案:BD 解析:该温度计利用气体热缩冷胀的性质;A 选项气温越高,气体膨胀,液面越低,刻度值向上越 小;C 选项球形容器应大一点,测量更灵敏;D 选项用到转换法。 19. 答案:A 解析:实验结果显示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存活率、生长高度更高,说明蚂蚁能促进其生长;对照组 是①号(无蚂蚁),实验组是②号;实验未体现传播种子;实验需控制幼苗健康程度一致。 20. 答案:D 解析:1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0℃)到沸水(100℃)对应液柱长度 40cm,每厘米代表 2.5℃。 液柱距 A(0℃)24cm,温度为 24×2.5=60℃。 二、填空题 21. 答案:①g(胶头滴管);②c(量筒);③h(酒精灯);④f(烧杯) 22. 答案: 10 (1) 鸟 (2) 胎生哺乳 (3) ①②③ 23. 答案: (1) 水分;生物能适应环境 (2) 捕食 (3) 光照 (4) 环境影响生物的性状 24. 答案: (1) 甲(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液泡等结构) (2) 4(细胞壁,起支持作用) (3) 5(液泡,含细胞液) 25. 答案: (1) 1.85(物体左端对齐 2.00cm,右端对齐 3.85cm,3.85-2.00=1.85cm) (2) 能(体温计有缩口,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3) 20(左量筒液体体积 110mL,右量筒液体+石块体积 130mL,130-110=20mL=20cm ) 26. 答案: (1) 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态) (2) 细胞核(染色剂易使细胞核着色) (3) ③(盖盖玻片操作不当会产生气泡,图中物像有气泡) 三、实验探究 27. 答案: (1) 被子(荷有花、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2) B(莲藕是荷的茎) (3) D(花、果实、种子形态结构稳定,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11 28. 答案: (1) 细胞核和细胞质(甲图中伞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