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模真题 / 编号:19842949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8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5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2024年兰州市九年级诊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运用(24分) 学校正在举行“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热爱祖国文字】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6分) ①“华夏文明”的“华夏”是什么意思 “华夏”到底能不能指称中国 ②“华”字的本义是“花”。由“开花”引申出华丽、华美的意思。“夏”的本义是“一个威武高大的人”,引申出“盛大”的意思。《尚书正义》里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意思是,以服饰华美为华,以疆域的广阔、文化的繁盛、道德的兴盛为夏。 ③“华夏”这个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篇:“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___是中原,_____是边远四夷,_____对周武王表示顺从。这里的“华夏”就是指中原地区的民族。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记载,武王克商之后 zhāo告天下:“余其宅兹中四,自兹乂民。”是说“我要在此中原之国定都,从这里开始治理天下之民。” ④所以在上古文献中,“华夏”和“中国”大都是指住居“天下之中”的中原之国或者中原族群。 (1) 根据语境,准确工整地写出拼音或汉子。(2分) (2)下列说法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画横线句子中“广阔”“繁盛”“兴盛”均为褒义词,充满赞美、自豪的情感。 B.语段中“威武高大”“服饰华美”“中原族群”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华’字的本义是‘花’”一句的主干是“‘华’是‘花’”。 D.画波浪线句子标点符号有误,应调换句号和后引号的位置。 (3)为第③段空缺处填上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仅 而且 但是 B.无论 还 都 C.如果 或者 就 D.无论 还 但是 2.“会意”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字合并在一起,通过它们的含义来传达新的意义”。参照下图,完善“国”字的“说文解字”知识卡。(2分) 说文解字———国” 最早的“国”字,写作“"。“戈”代表武器,“口”表示“城池、城邑”。“戈”“口”会合出“”的本义:_____。后来在字的周围加上“口”,表示域的范围。建国后将“國”简化为“国”。 【游览祖国山河】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7分) (1)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们坐在由八只羊皮气囊搭扣在一起的一架羊皮筏子上,被有些灰黄而不知深浅的黄河水托举着。那流动的河水在并不很大的风的推动下,让我分明有一种_____,更像是_____,直如_____。快意、爽心、欢愉、喜乐,真想就这样无始无终一直漂流下去…… ①空气穿行在空气之中 ②在河面上奔走的感觉 ③贴着河面飞行 A.②①③ B. 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根据下面文段,为兰州“羊皮筏子漂流”项目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筏子客”们吼着西北的豪放,在滔滔的黄河水中“扬帆起航”,激流勇进。羊皮筏子唱着欢快的歌谣,穿过古老的黄河第一桥――中山桥,沿河顺流直下,两旁古老的水车咿呀作响,伴着高亢的“花儿”,筏子在风头浪尖上飞渡,剪出一道又一道风景…… (3)依据下图,向游览完中山桥的小文描述去往兰州水车博览园的交通方案。(3分) 【关心国家命运】 4.回顾自己积累的爱国古诗,完成(1)~(2)题。(9分) (1)默写出与下列网名相关的古诗词。(6分) 网名 诗词 出处 孤村听雨 僵卧孤村不自衷,①_____。②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广厦寒士 ③_____.④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丹心如故 ⑤_____ ⑥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2)默写连续两句蕴含家国情怀的古诗(卷面出现的除外),并据此拟写一个网名。(3分) 诗句:_____ _____网名: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