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锣鼓镲》一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锣鼓镲》,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器的兴趣,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活动,初步认识锣、鼓、镲等打击乐器,并学会简单的演奏方法。 知识与技能:能够分辨锣、鼓、镲三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并能用简单的节奏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锣、鼓、镲三种乐器,并学会简单的演奏方法。 难点:掌握每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并能准确地用节奏演奏。 三、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锣鼓镲》的音频、视频、图片等)。 教学用具:小锣、小鼓、小镲等小型打击乐器,以及节奏棒或拍手器等辅助工具。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得宽敞、明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乐器和听到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问候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同学们好! 学生:(齐声回答)老师好! 教师:看到大家这么精神,老师就知道今天又是一节愉快的音乐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曲子,叫做《锣鼓镲》。 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锣鼓镲的图片)看,这是什么? 学生:(兴奋地回答)锣、鼓、镲! 教师:没错!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器。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它们,并学习如何用它们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二)新课学习 认识乐器 (1)教师展示小锣、小鼓、小镲等乐器,并逐一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让学生观察并触摸乐器,感受它们的材质和形状。 (3)教师敲击乐器,让学生聆听并分辨它们的音色特点。 教师:(敲击小锣)这是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这是锣的声音,清脆悦耳。 (同样方法介绍鼓和镲的音色特点) 学习演奏 (1)教师示范每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并让学生模仿。 (2)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姿势和节奏。 节奏练习 (1)教师出示简单的节奏谱,让学生用拍手或节奏棒等方式进行练习。 (2)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演奏锣、鼓、镲的节奏。 (3)三组学生合作演奏,形成完整的《锣鼓镲》节奏。 完整演奏 (1)教师播放《锣鼓镲》的音频,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演奏。 (2)教师指挥学生进行多次练习,直至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出《锣鼓镲》的节奏。 (三)拓展延伸 创作活动 教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锣鼓镲》的演奏方法。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这些乐器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节奏或旋律。你们可以尝试改变节奏的快慢、强弱或者加入新的乐器元素。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组进行点评和学习。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创作都非常棒!你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技巧,还能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创作中,真是太厉害了! (四)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锣鼓镲》这首曲子,并认识了锣、鼓、镲三种乐器。通过学习和演奏,我们感受到了这些传统打击乐器的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能继续练习,并将这些乐器介绍给家人和朋友。 布置作业 教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复习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用这些乐器为家人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同时,也请大家思考一下: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乐器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器?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五)教学评价 观察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演奏姿势和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演奏评价: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包括音色、节奏、准确性和表现力等方面。 创作评价: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执行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