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新版人音版音乐 新版·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音乐)教学设计 设计人: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祖国您好 课时 第五课时 课题名称 《祖国妈妈您好》 ,感知“音的强弱” 页码 21和22页 核心 素养 目标 一、能听辨 “音的强弱”。 二、能列举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强弱对比。 三、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情绪表达的需要,在歌唱时呈现出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一、在唱游活动中,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会音乐游戏的乐趣,建立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二、在音乐游戏中感知 "拍" 与 "节奏" 的不同,并在音乐游戏实践活动中复习与巩固 "Xxxxx" 节奏型。 思政渗透点 学生已经在多次课程的学习中积累了有关 “音的强弱” 的感性经验,以此为基础,将 “音的强弱” 知识点提炼出来,强化学生对 “音的强弱” 的认知和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及创意实践能力。在游戏中离开教室,在非常有趣和意犹未尽的活动体验中,留下对 “强弱” 更为深刻的感性经验,为提高学生掌握 “音的强弱” 打牢根基。 教学准备 大鼓和木鱼等打击乐器、键盘乐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要求同上节课,略) 二、走近 “音的强弱” 1. 探索 “音的强弱” (1)感知 “音的强弱” 师:请同学们看,这些是什么乐器? 生:大鼓、木鱼。 师:请你敲一敲,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要求:教师展示大鼓、木鱼等打击乐器,师生试着敲一敲。 师:这两种乐器都是用来 “敲” 的,是打击乐器。我们听一听这两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哪一种听起来 “强”,哪一种听起来 “弱”? 要求:请两名学生分别演奏两种打击乐器,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 生:大鼓发出的声音大(强),木鱼发出的声音小(弱)。 师:让我们单独听一听大鼓的声音,哪次发出的声音大,哪次发出的声音小。 要求:教师用不同的力度演奏大鼓,让学生听辨声音的强弱。 师:为什么乐器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生:乐器的体型大小不同,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生:用不同的力量演奏同一件乐器,也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生:…… 师: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演奏大鼓,试一试能不能演奏出强弱的声音。 (2)判断 “音的强弱” 师:请打开教科书第 22 页,完成能力进阶 1,图中哪个声音 “强”,哪个声音 “弱”。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能力进阶 1,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适当纠正。 (3)寻找 “音的强弱” 师: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 22 页能力进阶 2,寻找生活中 “强” 与 “弱” 的声音。 师: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 “强” 与 “弱” 的声音吗? 生:…… 师:请你在课后采用图画、照片或文字的方式,说明你在生活中找到的 “强” 与 “弱” 的声音。 2. 歌曲中的 “强” 与 “弱” (1)复习已学歌曲中的 “强” 与 “弱” 师: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三首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同唱一首歌》,你学到了哪些与 “强” 和 “弱” 有关的内容? 生: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二拍子,节拍规律是强 — 弱。 师:让我们复习这两首歌,你可以尝试边唱边拍。 要求:学生复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边唱边按二拍子的节拍规律拍击。 生:歌曲《同唱一首歌》是三拍子,节拍规律是强 — 弱 — 弱。 师:让我们复习《同唱一首歌》,边唱边拍。 要求:学生复习歌曲《同唱一首歌》,边唱边按三拍子的节拍规律拍击。 师:你在演唱时还需要注意哪些强弱对比? 生: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唱时需要注意 “起来,起来,起来” 的地方越来越强。 师:除此之外,还有哪几句需要唱得强一些? 生:“中华民族到了”“前进!前进!前进!进”。 师:让我们再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唱出歌曲的力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