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 / 人音版 / 必修 《音乐鉴赏》 /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 / 编号:20801681

第二十六节 沈心工与李叔同 欣赏 黄河 课件(共21张PPT内嵌音视频)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 全一册

日期:2024-09-17 科目:高中音乐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乐歌,学堂,音乐,歌曲,乐段,创作
预览图 9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课件网) 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 新音乐初放 思考: 《送别》的词曲作者和它的创作时期? 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校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 学堂乐歌 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程,这也是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后来音乐界将这一时期称为学堂乐歌。 时代背景 日俄战争后,沙俄将其在东三省南部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激起了我国民众极大的愤慨,《黄河》即为抗议沙俄的侵略扩张行径而作。 《黄河》的创作背景 学堂乐歌 划分歌曲段落 学堂乐歌 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同音进行 级进 跳进 小附点 将三拍子节奏纳入到四四拍中,律动自由,视若游龙,一气贯穿 一字一音 旋律 节拍 节奏 速度 曲式结构 词意 情绪 题材 请小组合作结合音乐要素完成我们发的作品分析任务。 第一乐段:旋律平缓,同音重复和级进也有跳进; 第二乐段:多用高音区,起伏较大 4/4 将三拍子节奏纳入到四四拍中 第一乐段:一字一音、铿锵有力,小附点的运用加强了音乐的动力,表现出雄赳赳,气昂昂的音乐形象; 第二乐段:先紧后宽,气势更加磅礴 进行曲 两段体 气势豪迈、情景交融 慷慨激昂、意志坚定,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英雄气概。 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主题 学堂乐歌初期乐歌大多采用选曲填词的方式创作。《黄河》是我国作曲家自己作曲的第一首学堂乐歌,著名作曲家黄自在为《心工唱歌集》写的序中说:“这个调子非常雄浑慷慨,恰切歌词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见。”给予了《黄河》很高的评价。 学堂乐歌 弘一大师 李叔同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1905 年起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回国后在天津、上海任音乐和美术教员。1918 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被后人尊称为弘一大师。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祖国歌》《春游》等。 李叔同(1880—1942) 听辨: 采用了哪首民间曲调? 思考: 1.《祖国歌》和《老六板》在旋律和节拍上的关连。 2.为什么要采用民间曲调,作用是什么? 1913 年,李叔同以笔名“息霜”创作发表了《春游》,这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合唱歌曲。淳朴自然的音乐与清丽淡雅的歌词完美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合唱歌曲的典范。《春游》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春游 新音乐初放 学堂乐歌 2+2+3 七言句式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学堂乐歌时期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风貌。学堂乐歌中蕴含的爱国、自强、进步等主题,无不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追求和崇高理想。作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紧密相连,努力为新时代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小结 作业: 用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创作手法,为《送别》填上一段新词。来展示我们美好的校园,讴歌我们美好的生活。 学堂乐歌 校园内,操场旁,绿树荫连天 微风过林书声朗,青春梦正长 学之海,梦之岸,明朝分四方 一盏明灯照书窗,今宵惜时忙 请大家谈谈学堂乐歌有什么特点,它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1.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新兴学校的校园歌曲,是伴随着社会变革而诞生。 2.学堂乐歌多数是选曲填词,多采用欧美和日本学校的歌曲旋律。 3.它的内容有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有宣传科学文明,男女平权思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