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期中专区 / 四年级上册 / 编号:21008590

浙江省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声音,实验,1分,小刚,4分,听到
预览图 0
2023年四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本卷共4测试页,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声音(60分)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0分) 10月2日温州举行“亚运会”,小刚在观看赛龙舟比赛时发现距离虽远但依旧能听到打鼓 声。为探究实验,小刚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撤上一些纸屑。(10分) 1.如图,小刚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A.受到外力 B.发生振动 C.鼓面弯曲 2.轻轻敲鼓,鼓发出声音,纸屑()。 A.反复跳动 B.位置不变 C.跳动一次就停止 3.实验过程中,下面实验材料可以代替纸屑放在鼓面上的是()。 A.泡沫球 B.铅笔 C.科学课本 4.用力敲鼓和轻轻敲鼓,听到的两次鼓发出的声音()。 A.高低不同 B.强弱不同 C.一样 5.停止敲鼓,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鼓面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 B.鼓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人耳的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 二、声音 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小刚对声音如何传播感到非常好奇,并做了如下实验15分) 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能”或”不能")听到声音.(1分) 2、用抽气泵将玻璃罩的空气抽出来,变抽边听,发现声音 。(1分) 3、将玻璃罩抽至真空状态,观察并发现 (“能”或”不能”)听到声音.(1分) 4、实验结论: (3分) 5、小刚在做敲击桌面传播声音的拓展实验时发现,声音还可以通过 传播,而且传播 速度 (4分) A固体 B.液体 C.快 D.慢 6、小刚的鱼时发现,自己的说话声使鱼儿不敢靠近岸边,声音是通过 传递给鱼的.(1 分) 7、通过以上场景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 等物质. 且传播本领最好的是 .。(4分) 三、小刚和同学又做了“关于探索声音变化"实验。(6分) 试卷第1页,共4页 1、下面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填 振动的幅度 声音的强弱 写右表。(4分) 大 注:振动的幅度用"大”“较大“小"“较小” 较强 表示,声音的高低用“强”“较强”“弱”“较 较小 弱”表示。 弱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 论: 。(2分) 四、小刚想探究音高规律,请你和他一起探索声音变化的规律。(29分) 12345678 45678 金属条 弦 60bb 图1 图2 图3 1、如上图1中按从8-1顺序用相同的力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 是 。(“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 2、如上图2中按从1-8顺序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 是 (“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 3、如上图3中,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 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 调从低→高的数字顺序排列是 (4分) 4、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的速度越 发出声音越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速度越 发出 的声音越 。(4分)》 5、耳朵是听到声音的重要器官,请在下面写出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并回答问题。(5分) 听小骨 大动)听神 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产生听觉) 外耳道 鼓膜 (产生振动) 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波→( → )→ )→ )→( 试卷第2页,共4页选择题1-5B、A、A、B、B 声音 1、能(1分) 2、越来越小(1分) 3、不能(1分) 4、实验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合理即可) .(3分) 5、A、C (4分) 6、水 (1分) 7、固体、气体、液体、固体(4分) 三、小刚和同学又做了“关于探索声音变化”实验。 1、(4分) 2、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2分) 四、小刚想探究音高规律,请你和他一起探索声音变化的规律。(29分) 1、由高到低(1分) 2、由低到高(1分) 3、空气、丙、乙、甲、丁(4分) 4、慢、低、快、高(4分) 5、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波→( 耳郭 )→( 外耳道 )→( 鼓膜 )→( 听小骨 )→( 耳蜗 )→听觉神经 (5分) 6、薄、气球皮(2分) 7、不一样(1分) 8、(5分) (1)、√ (2)、× (3)、√ (4)、× (5)、× 9、大自然的声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