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预习学案 A组: 1.为加点字注音 环滁( ) 蔚然( ) 琅琊( )( ) 水声潺潺( ) 酿泉( ) 晦明( ) 伛偻( )( ) 提携( ) 弈者( ) 山肴( ) 觥筹( )( ) 喧哗(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林hè( ) 饮少zhé醉( ) 岩xué( ) 野sù( ) 酒liè( ) 宴hān( ) tuí然( ) 阴yì( ) 熟读课文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朗读时注意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也”字表判断,语气更加肯定。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⑴本文选自《 》。作者是 ,字 ,自号 ,晚年又号 。 (朝代)文学家,“ ”之一。 ⑵“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 、 、 、 ,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组: 1.文言归类: (1)古今异义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②野芳发而幽香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2)一词多义 ①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②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③谓: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④归: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词类活用 ① 名之者谁: ②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 山行六七里: ④ 杂然而前陈者: ⑤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整体感知: 全文以 字为线索,通过描写 之乐、 、 、 ,重点突出 。表现了作者 、 的旷达情怀。 4.默写 (1)《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_____”。 (2)《醉翁亭记》中表明“醉翁”称号的由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 (5)《醉翁亭记》中点明欣赏山水的乐趣与酒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7)时移位换民为先:贬官滁州,欧阳修与民同乐,宴饮山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谪居邓州,范仲淹受托于友,求同“斯人”,“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巩固练习 A组: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1)环滁皆山也 ____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____ (3)峰回路转 _____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_____ (5)名之者谁 _____ (6)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日出而林霏开 (9)云归而岩穴暝 _____ (10)野芳发而幽香 _____ (11)佳木秀而繁阴_____ (12)伛偻提携 _____ (13)泉香而酒洌 _____ (14)山肴野蔌 (15)杂然而前陈 _____ (16)宴酣之乐 (17)非丝非竹 _____ _____ (18)觥筹交错 _____ (19)苍颜白发 _____ (20)颓然乎其间 (21)树林阴翳 (2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3)太守谓谁 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之 望之蔚然而深秀 _____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山水之乐 / 宴酣之乐 / 山之僧智仙也 / 山间之朝暮 / 山间之四时 四时之景/禽鸟知山林之乐 / 不知人之乐 _____ 名之者谁 _____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 (2)其 其西南诸峰:_____ 而不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