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月考专区 / 八年级上册 / 编号:24004989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文试卷(含答题卡、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子曰,2分,秋天,田野,可以,果实
预览图 0
宁江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 文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早晨。秋天的早晨格外清爽、宁静、光明,欢默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活力。此刻,东方燃起了火红的朝霞,辉 huáng 灿烂。田野连着村舍,村舍依偎着田野,放眼望去,庄稼黄灿灿赤橙橙的,累累的果实挂满秋夜播种下的晶莹透亮的露珠,在霞光照耀下,珠光闪闪,果实更显得饱满丰润。远处的山峦和田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好像敷盖着一层白色柔软的绒毯一样。是的,乡村秋天的早晨,它并( )幅经过浓妆艳抹的山水画。( )大自然的真情实景,比山水画更诱惑感人,具有无比的魅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辉huáng( ) ②丰润( ) 2.“在霞光照耀下,珠光闪闪,果实更显得饱满丰润”句中的“果实”一词的词性是( )(2分)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代词 3.文中"远处的山峦和田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好像敷盖着一层白色柔软的绒毯一样"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2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反复 4.文中括号处应填写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2分)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不是……而是…… D.即使……也……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诗是心灵的旅程,记录着诗人眼中的万千风景与心中的百般情怀。(1)“,若出其中;,若出其里”(《观沧海》)是曹操登高望海时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2)“,”(《次北固山下》)是王湾舟行江上感悟到的新旧交替的时序之理;(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远谪友人真挚的牵挂与慰藉;(4)“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则是马致远笔下天涯游子彻骨的孤独与思乡之愁。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论语是记录_____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_____,鲁国陬邑人。(1分) 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方法 加点词语 提示 解释 词语判断 人不堪其忧 不堪凌辱 (1)_____ 查字典 逝者如斯夫 ①往、离去;②死;③句首语气词。 (2)_____(填序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你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哪句话?(2分) _____ 10.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分) _____ _____ _____ (乙)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3题。(5分) 牧竖子拾金 有牧竖子①,敝衣,蓬跣②。日驱牛羊,牧冈坰③间,时时扼嗌④而歌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