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编号:21181528

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4-09-17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慈禧,光绪,变法,中国,之变,材料
预览图 12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课件网)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从慈禧之变看社会各阶级的斗争 ◎慈禧太后 1852年入宫,是晚清实际掌权者。1908年,去世 名言: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慈禧简历 ◎慈禧太后 历史上的慈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壹 慈禧的允否之变与维新派的求索 贰 慈禧的剿抚之变与农民阶级的抗争 叁 慈禧的战降之变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目录 学习目标 ①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努力、局限性与时代意义; ②概述义和团运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及其局限性; (谁在)挽救民族(什么)危亡的(怎样)斗争 ③认识西方传教、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④认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并学会运用掌握的史料对此进行论证。 慈禧的允否之变与维新派的求索 壹 背景 奏折名称 时间 结果 中法战争 《上清帝第一书》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 未达 《马关条约》 《上清帝第二书》 【公车上书】 清光绪二十一 (1895年) 未达 《上清帝第三书》 清光绪二十一年 送达 《上清帝第四书》 清光绪二十一 未达 德国强占胶州湾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上清帝第五书》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未达 《上清帝第六书》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送达 《上清帝第七书》 清光绪二十四 送达 康有为 问题探究一:分析康有为频繁上书的原因和目的,从上书的结果看,康有为变法面临怎样的处境?为此,他做了什么准备? 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 原因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目的 依靠光绪皇帝推行变法 变法阻力大 著书立说 处境 准备 材料一:“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戴逸《中国近代史通鉴》 “明定国是”诏书 维新之初慈禧的放权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思考:两则材料在政治主张上有何异同? 光绪皇帝 康有为 类别 内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103天里,颁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令。 除旧布新并举 改革措施的特点? 存在过急倾向 改革层面广泛 问题探究二:通过戊戌维新的内容分析特点 前期:(慈禧)必曰:“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后期:“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 外国人绘制的慈禧光绪,上面的慈禧揪着光绪的耳朵大发脾气 光绪无权 慈禧掌权 守旧势大 < 维新势微 思考:维新变法最终走向失败难道仅仅是因为慈禧态度的转变吗? 假如康有为有朋友圈…… 南海先生 天祸中国,际此奇变! 吾奉诏出外求救,请诸君出力相救。 假如你是光绪、慈禧,抑或一位普通民众,你会如何回复这条朋友圈?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朕本无权,奈何壮志难酬、回天乏力! ps:朕什么时候给你了这个密诏?? 叶赫那拉氏(慈禧) 乱臣贼子,虽远必诛! 无名小辈 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不值得半点同情。 变法败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一、戊戌维新运动 ◎谭嗣同雕像 ◎谭嗣同故居 变法遗产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