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编号:21181530

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9-17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中国,民族,发展,资本主义,材料,光绪
预览图 9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课件网) 思考:近代中国的外交状况如何? 新课导入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挽救 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资产阶级 的震动: 戊戌维新运动 问题一:戊戌维新运动为何会发生? ①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材料一:1895-1913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时期。这19年中,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设24. 6家,资本总额高达9822万元,平均每年新投资为516.9万元。 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商办企业,改变了甲午中日战争前以清政府投资为主的特点,民族资本成为本国工业资本的主体。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以及阻碍因素》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材料二: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主张“君民共主”。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④思想基础: 康、梁等人宣传维新思想 ②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公车上书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材料: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公车,上折拒议和,……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以一昼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却不收。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 1895年《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从1895年夏到1895年春,维新派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宣传维新思想。 北京强学会《中外纪闻》 天津《国闻报》 上海强学会《时务报》 长沙南学会《湘学报》 广州万木草堂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问题二:百日维新的特点及意义? 目标 新法内容 改革旧制 政治 提倡民权学说 (君主立宪制) 开言路,提拔新人 改订律法,合并机构 裁撤冗员 澄清吏治 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 倡实业 ,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废除旗人 寄生特权 文化 提倡实学 传播新学 设学堂,兼习中西 开办大学,设经济科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练陆军,改习洋操 行征兵制,兴办兵厂 裁汰八旗 绿营旧军 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性质 103天里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 特点 牵涉面广;操之过急。 意义 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思想的传播。 问题三:戊戌维新运动为何失败 材料一: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在不触犯地主阶级根本权利的基础上求得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这对那些无拳无勇的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缺乏可以依靠的社会基础就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原因一:顽固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