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高考专区 / 教材梳理(一轮) /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 编号:21182708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学案(含解析)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9-17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认识,实践,客观,真理,人们,事物
预览图 5
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标要求】 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识并认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精神: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唯书、不唯上,坚持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公共参与: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实践标准,尊重客观规律,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命题预测】 1.在高考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考点几乎每年都考。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均有所涉及。既有对实践决定认识的综合考查,也有分别考查“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等具体角度的。备考时,学生必须透彻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 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是重中之重。主要围绕真理的含义、特征,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方法论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在高考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该考点题目设置常结合社会现实材料来创设情境,生活化、趣味化、热点化趋向加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更加突出。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考点1:认识与实践 1.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1)作用: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形式: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3)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 考点2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要求的 ,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必备知识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考点25:真理是客观的 1.含义: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县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认识差异的原因 (1)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