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整理及中考真题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以短篇为主。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组织文人编写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陈太丘与友期行》选择《世说新语·方正》。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②篇幅简短; 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意丰。 二、内容及中心: 《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四、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五、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六、特殊句式 1.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句,即“所似何”。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判断句标志,翻译时要加判断动词“是”。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友 )过中不至,太丘舍( 友 )去,( 太丘 )去后( 友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 )答曰:“( 家君 )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句) 七、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八、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2.本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1)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2)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 3.为什么“公大笑乐”?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4.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5.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 文末补充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