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上16金色的草地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运用:认识“蒲、英、耍、欠、钓、拢”等生字,会写“蒲、英、盛、耍、喊、欠”等生字。会写“窗外、蒲公英”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作者生动的描写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3. 审美创造:通过欣赏草地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自然之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增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自豪感。 5、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二)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和观察方法。 2.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草地的变化和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金色草地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括金色草地的图片、视频等。 2. 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 展示一些美丽的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草地的特点。 2. 引出课题《金色的草地》,让学生质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词语,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课文主要写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时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感受美丽 1. 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草地的句子。 2. 指名读描写草地的句子,思考:草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等方面分析草地的特点。 (1)颜色:一大片金色的草地,非常美丽。 (2)形状: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4. 指导朗读,读出草地的美丽。 5. 出示金色草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草地的美丽之处,加深印象。 (四)书写生字,展示评价 1. 出示“蒲、英、盛、耍、喊、欠”等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 (五)回顾内容,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草地的美丽特点。 2. 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复习导入 1. 复习生字词。 2. 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体会变化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提问: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草地的好奇。 (3)分析句子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体会兄弟俩的活泼可爱和他们与草地的互动。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兄弟俩的快乐和草地的趣味。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草地变化的句子。 (2)指名读描写草地变化的句子,思考:草地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