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并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想一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活动探究5-1 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氧气和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 过氧化氢分解了,分子变了,质量自然也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了,但是原子没有变,质量应该不会变。 小丽同学用如下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为什么? 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氧气和水的质量是否相等? 甲 乙 丙 + + + 讨论 你的推测: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 不变 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推测是否正确? 活动探究5-2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硫酸铜(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2SO4) 氢氧化钠+ 硫酸铜 氢氧化铜+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实验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在托盘天平中称量,记录数据。 把小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倒入盛有硫酸铜的小烧杯中,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天平平衡 活动探究5-2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盐酸(HCl)和大理石(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CaCl2) 碳酸钙 + 盐酸 → 氯化钙 + 二氧化碳 + 水 CaCO3 HCl CaCl2 CO2 H2O 实验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盛有几块石灰石锥形瓶、气球一起放到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将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 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有气泡产生, 天平平衡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盛有少量白磷和细沙并带有玻璃棒(事先固定在橡皮塞上)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 将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烧热,迅速移入锥形瓶中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点燃 有白烟产生, 天平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化 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定义: 适用范围 所有反应物、所有生成物 未参加反应的不算 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点睛 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 任何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实验2: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实验3: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实验1: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也没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拓展提高 科学史话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1、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汞,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2、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3、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煅烧多种金属与非金属,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思考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给了你什么启示? 交流共享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分 子 破裂 原 子 新分子 重新组合 以氢气和氧气生成水为例 破裂 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