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方课程 / 可爱的四川 / 川教版 / 七至八年级 / 主题三 红色之美 / 第十一课 三军过后尽开颜 / 编号:21545126

主题三 第11课《三军过后尽开颜》课件+素材-【川教版】《可爱的四川》7至8年级

日期:2025-02-23 科目:初中校本课程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红军,新知,通过,活动,探究,长征
预览图 0
(课件网) 第十一课时 三军过后尽开颜 (川教版)七至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理解红军长征期间各项政策和行动对赢得少数民族支持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并培养文化尊重感。 01 02 03 04 从红军长征中的“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等故事中领悟智慧与勇敢,培养解决困难的能力与信心。 学习红军长征中的关键事件,体会红军将士们的坚持和勇敢精神,树立自信心,激发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掌握红军长征途中在四川各地的重大历史意义,增强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激励热爱祖国。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你知道《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过程中哪些事件吗?你会讲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你知道安顺场为何被称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吗?你清楚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为何设在四川吗?……让我们一起沿着红军的足迹,聆听英雄的故事,感受信仰的力量,体会长征的精神! 探究新知 情深谊长———彝海结盟 活动一 会理会议后,中央红军先后到达四川彝族、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并广泛宣传,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 探究新知 情深谊长———彝海结盟 活动一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在四川冕宁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票;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 探究新知 情深谊长———彝海结盟 活动一 布告以朗朗上口的通俗语言,宣传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和铁的群众纪律。在红军政策的感召下,各族人民踊跃加入红军、支援红军。 探究新知 情深谊长———彝海结盟 活动一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实践中的光辉典范。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冕宁县的彝海之滨,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结为兄弟。 探究新知 情深谊长———彝海结盟 活动一 刘伯承代表红军将一面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旗帜赠给小叶丹。 探究新知 情深谊长———彝海结盟 活动一 随后,小叶丹亲自引领红军先头部队安全通过拖乌山。红军迅速通过彝区,到达大渡河边。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一 1、朱德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1)安定民心:布告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承诺红军尊重当地的风俗和纪律严明,减少了当地群众对红军的恐惧和敌对情绪。 (2)赢得信任:布告明确提出红军会公平购买粮食并支付足额费用,显示出红军的诚意,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3)宣传政策:布告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宣传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帮助当地群众理解红军的目标和价值观。 (4)增强支持:通过布告的传播,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加入红军,帮助红军获取人力和物资支持。 (5)树立形象:布告展示了红军纪律严明、不扰民的良好形象,有助于建立红军在民众中的正面形象。 探究新知 议一议 活动一 2、刘伯承和小叶丹如何通过“结盟”来推动红军的长征? (1)建立信任:刘伯承和小叶丹通过结盟,表示了双方的真诚和友好意图,建立了信任关系,有助于双方合作。 (2)确保安全通过:小叶丹带领红军安全通过彝族地区,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使得红军能够顺利前进。 (3)鼓舞士气:通过结盟活动,红军将士看到了当地群众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提高了战斗力。 (4)推动行军速度:有了小叶丹的帮助,红军得以快速通过彝区,加快了长征的步伐,为后续的行动争取了宝贵时间。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一 1、毛泽东在大渡河畔见到刘伯承后幽默地问:“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