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旧版资料 /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 编号:21556661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

日期:2025-10-08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袁世凯,二次革命,中国,北洋,北洋军阀,统治
预览图 9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课件网) 温故互查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成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失败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袁大头 中国的华盛顿 窃国大盗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钱币吗 这就是我们民间俗称的“袁大头”,是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为了巩固政局,发展经济,在全国统一币制时发行的货币。1912年清帝退位后,实权人物袁世凯成为中外瞩目的人物。当时有人称赞他是“中国的华盛顿”。但转瞬之间他又被全国人民所唾弃,被骂作“窃国大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小知识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之后,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 他立即开始组织责任内阁。但是,为了控制内阁,袁世凯任命他的老部下唐绍仪担任了内阁总理,而且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时,竭力排挤革命党人,外交、内政、军队、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都是袁世凯的人。这样,国家内阁组成以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掌握了国家实权,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建立起了以自己为首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到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 时期 军阀: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 北洋军阀:1894年,清政府改革兵制,在天津训练新军,1895年派袁世凯前去督练,名之“新建陆军”,仿德国军制和操练,编10个营7300人,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故也称北洋军。1901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接任,将北洋军扩编为6个镇(相当于师),袁世凯从此成为北洋军首领,并在此基础上网罗亲信,扩张势力,迅速形成左右全国局势的强大军事集团。因此人们就把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 课题解读 小知识 了解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徽为“十二章国徽”,又称“嘉禾国徽”,设计者为鲁迅、钱稻孙和许寿裳。象征着稳重、忠孝、洁净等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为“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代表五个民族的五色可以缓和种族革命的意义,亦是政治清明的象征 学习目标: 1 2 3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掌握孙中山领导的反抗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斗争 认识北洋军阀混战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危害。 推崇议会政治 维护责任内阁制 建立独裁统治 破坏责任内阁制 独裁统治 议会政治 二次革命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 宋教仁,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中国“宪政之父” ,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 宋教仁(1882年-1913年) 个 人 档 案 二次革命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二次革命 “宋教仁” 案; 时间: 经过: 1913年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 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领导: 孙中山、黄兴 失 败 这场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呢?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二 次 革 命 失 败 的 原 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北洋军势大,列强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