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从《共同纲领》、政府组成到国名、国旗、国歌,无不是经过反复的讨论、按会议程序表决通过的。这体现了( ) A. 人民利益得到实现 B. 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政治建设的民主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 A. 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C.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 D.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七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上述材料旨在( ) A. 论证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B. 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 C. 体现抗美援朝的重要性 D. 强调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4.如图所示的行动中有一位16岁的志愿军小战士周全弟,卧雪三日冻掉四肢却仍盼冲锋杀敌的英雄事迹。这一举动诠释了志愿军战士的( ) A.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C. 执政为民勤政精神 D. 艰苦创业奉献精神 5.如图所示数据的出现得益于( ) A. 土地改革的进行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胜利 D. 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6.陈云提出了编制五年计划要正确规划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使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同国力相适应 既要考虑到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国际环境的影响等思想。这说明“一五”计划的编制( ) A. 关注改善民生 B. 结合中国实际 C. 适应全球经济 D. 奠定工业基础 7.如图为华东人民-出卷网-1953年出版的油画。这一年,人民的选举( ) A. 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 B. 为合理制定一五计划提供了保障 C. 为召开中共八大创造了条件 D. 成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基础 8.“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存在着要求过急、追求速度等问题;同样在手工业合作化高潮以后出现了形式过于单一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存在步子太快、商业网点太多、零售点太少的毛病。”从上述内容中得到的具体反思应是( ) A. 社会主义建设要发扬主人翁精神 B. 社会主义改造以提高生产力为主 C. 借鉴别国经验有助于合作化运动 D.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应从实际出发 9.如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0.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联盟,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继续保持联盟。这种历史背景加上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实行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这表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A. 考虑了历史情况和现实需要 B. 照搬了苏联的相关政策 C. 遵循了自愿互利的改造原则 D.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11.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此后的几年,国民经济调整稳步推进。材料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B. 改天换地的土地改革 C. 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D.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 12.面对兰考“三害”,他秉持“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信念,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迎难而上,为党员干部树立起廉洁标杆。“他”指的是( ) A. 黄继光 B. 焦裕禄 C. 雷锋 D. 王进喜 13.“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党的领导层意识到必须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以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