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高考专区 / 教材梳理(一轮)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编号:2167262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专项练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

日期:2025-10-07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甘肃,中原,文化区,少数民族,陕西,建立
预览图 4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专项练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少数民族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卷入西晋内战,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到南北朝时,北方十六国除前凉、北燕、西凉外、都由少数民族建立。据此推知( ) A.少数民族完全掌控了中原局势 B.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C.各民族间的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D.中原人民南迁导致北方社会动荡 2.黄河流域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大致归并为关东(山东)、关西(山西)两个文化倾向有差异的基本文化区。到东晋时,许多关西关东方言已经混一。魏晋以后,出现了江南、江北两个文化区并峙的局面。对上述文化区格局的变迁解释正确的是( ) A.黄河流域文化差异缩小得益于大一统的局面 B.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影响文化区格局的变化 C.区域间文化差异会影响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自然地理条件决定文化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隋书·经籍志》载,北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对“借书于齐”解读正确的是( ) A.南北朝间文化交流加强 B.孝文帝的儒学修养深厚 C.北魏倾慕南朝萧齐玄学 D.文化融合奠定统一基础 4.下表为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兴办粮仓的位置的统计表。这体现出隋朝统治者( ) 序号 州名 现代位置 序号 州名 现代位置 1 廓州 青海贵德县 8 秦州 甘肃天水市 2 洮州 甘肃临潭县 9 陇州 陕西陇县 3 叠州 甘肃迭部县 10 宁州 甘肃宁县 4 扶州 四川九寨沟县 11 敷州 陕西黄陵县 5 文州 甘肃文县 12 延州 陕西延安市 6 成州 甘肃成县 13 银州 陕西榆林横山区 7 渭州 甘肃陇西县 14 幽州 北京市附近 A.高度重视赈灾防灾的工作 B.将州级单位作为管理重点 C.注意弥合区域经济的差异 D.加强关陇地区安全的意图 5.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下列史料中,能用来论证这一结论的是( ) A.“令州县大索貌阅……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 B.“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 C.“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D.“其先也,欲以方镇御四夷,而其后也,则以方镇御方镇。” 6.白寿彝《中国通史》载,唐朝时高昌国(汉族人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统治中心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其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学校设置亦仿中原,“有毛诗、论语、孝经、历代子史,集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其刑法、风俗、婚姻、丧葬与华夏大同”。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仿中原唐制建立了官制、律法和度量衡;南诏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学习汉族礼仪文化,并达到很高造诣。这些现象的出现( ) A.加快了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进程 B.体现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积极开发 C.得益于中原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D.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权的友好交往 7.安史之乱使唐朝出现一个很大的断层,可是唐朝并没有因此而分崩离析。唐政权不仅在安史之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这一局面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较大( ) A.皇帝吸取教训稳定朝纲 B.新设藩镇维持政权得以不崩 C.南方经济开发反超北方 D.周边民族政权无力与唐抗衡 8.据统计,两晋南朝的官员,由吏部直接任命的约占入仕者50%,由察举和学校考试入仕的占25%,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属入仕的占1.2%。这主要反映了两晋南朝( ) A.门阀政治初步形成 B.选官权力中央化 C.书院教育逐渐推广 D.官员升迁多元化 9.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