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素养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健全人格,辩证看待问题。 知识补充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 ,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 《列子》中国道家典籍之一,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讲故事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请用流畅的语言完整地复述这个故事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寓言寓意,思考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 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杞(qǐ)国/有人/忧/天地崩(bēnɡ)坠(zhuì),身/亡(wú)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dānɡ)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ɡ)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sè)/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cí)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课文翻译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崩塌陷落。 无,没有。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译 文 睡觉。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译 文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你。 (四肢)弯曲伸展。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果然,果真。 泛指星辰。 纵使,即使。 伤害。 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聚积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译 文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聚积的土块。 四方。 都是踩、踏的意思。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译 文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