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 / 六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 8 竹节人 / 编号:24037741

五四制六上第8课《竹节人》课堂实录

日期:2025-10-07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阅读,竹节,任务,方法,内容,大家
预览图 4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六上第8课《竹节人》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同时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策略单元,这就意味着,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前面六年学过的所有的阅读方法,来达成自己的阅读目的。 而《竹节人》在本单元策略教学中的使命就是:了解“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就不同”,并尝试“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预学反馈、合作学习,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与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初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的意识。 2.通过交流分享、视频引入、朗读体悟,感受竹节人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的意识,感受竹节人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选择阅读任务 师: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通过前面任务先导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阅读能带领我们跨越时空、任意“串门”,也明确了这个单元要掌握的新阅读本领———大家一起读出来。 生(齐):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师:没错,我们还一起回顾梳理了小学六年学过的所有阅读方法,这些都是咱们的学习基础。今天,我们就跟着作家范锡林的文字,跨越时间“串门”,去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童年时的玩具———一起读课题。 生(齐):竹节人。 师:不过,这次“串门”有明确任务,课前王老师做了“最想带着哪个任务串门”的小调查,结果显示,咱们班26位同学都选了第一个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看来这个任务最受大家欢迎,那这节课咱们就从任务一开始,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好不好? 生(齐):好! 二、任务解析,明确阅读目的 师:要完成“写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个任务,大家打算怎么读这篇文章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说。 (学生同桌交流后举手) 师:来,请你分享。 生:我觉得不用逐字逐句读,主要找跟“怎么做竹节人”“怎么玩竹节人”相关的内容读就行,其他内容大概看看就好。 师: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我觉得得先确定哪些段落讲制作、哪些段落讲玩法,然后重点读这些段落,读的时候还要把关键信息记下来,比如需要什么材料、步骤是什么。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核心就是———根据“完成制作指南和玩法指南”这个阅读目的,先确定需要阅读的内容,再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比如重点段落精读、非重点段落略读。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梳理了文章内容,王老师也看了大家的学习单。发现大家对“做竹节人”(第20-22自然段)、“老师没收竹节人”这两部分梳理得很一致,但对“玩竹节人”“看老师玩竹节人/找竹节人”这两部分有分歧。现在请大家翻开语文书,再快速扫读相关段落,说说你更认同哪种梳理,为什么? 生:我觉得“玩竹节人”是第8-19自然段,因为第4-7自然段讲的是做竹节人的准备,还没到“玩”;第23自然段开始讲“找竹节人”,第26-29自然段讲“看老师玩竹节人”,这两部分可以分开梳理。 师:你结合段落内容判断,很准确!其实快速阅读时,只要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对非重点内容的梳理有不同意见也没关系,粗略把握即可。现在大家明确了:完成任务一,重点读“制作”(第3自然段)和“玩法”(第8-19自然段)这两部分,接下来我们就聚焦这两部分展开阅读实践。 三、任务驱动,展开阅读实践 1. 理解“指南”:明确要素与形式 师:要做“竹节人制作指南”,首先得知道“指南”是什么样的。大家生活中见过指南吗?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样的? 生:我在博物馆见过“游览指南”,是小册子,有图有文,告诉我们怎么逛博物馆、重点展品在哪里。 生:我家买家电会有“使用指南”,是纯文字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