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期末专区 / 八年级上册 / 编号:22018274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04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战争,中日,第二次,国共
预览图 5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三) 一、选择题 1.近代史上,北京曾受到列强的两次侵占,这两次是(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 ) A.签订了《辛丑条约》 B.签订了《南京条约》 C.签订了《马关条约》 D.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3.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B.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C.刺激了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D.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很多文学作品都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反映了“中共一大”的诗句是( ) A.南昌城上枪声急,扬子江边炮火隆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武装工农闹革命,策划秋收搞暴动 D.上海嘉兴初聚首,敢叫日月换红天 5.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这位老将是( ) A.关天培 B.左宝贵 C.聂士成 D.陈化成 6.“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A.由北洋军阀政府主导 B.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7.口号是时代的旋律,能体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民主与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地图、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该歌曲创作于 A.国共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后 10.“挟千里席卷之势,建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该材料描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孙中山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报刊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12.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 1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向俄国学习。《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这说明当时( )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14.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15.任远启曾对这件事评论道:“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内斗必须停止。应当内外有别;为挽救民族危机,人们必须暂时放下分歧,一致对外,共同御敌。”材料中评论的事件应该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华北危机的爆发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请回答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