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 编号:24272790

统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习题课件+学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明,古代,等级,佛教,印度,种姓
预览图 0
(课件网)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知识梳理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发祥地:印度河流域。 (3)早期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 (4)雅利安人的统治 ①入侵印度时间:约公元前1500年。 ②主要经济活动:从事农业生产。 ③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等级及权责: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2)特征: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发展原因: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二、重难点解析 1.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入侵南亚次大陆之后逐渐确立的一套极为特殊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几个世袭不变的等级,且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强化。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制度一方面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保护,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统治的稳固;另一方面,它造成种姓隔离,加剧社会成员间的隔阂,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印度独立后虽然已经废除种姓制度,但其所塑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在实际的社会运作与生活中依然发挥着影响。 2.佛教的创立与发展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佛教。 创立原因: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刹帝利获得大量财产,政治地位也随着王权的加强而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一些婆罗门的地位开始下降,不得不靠劳动为生。刹帝利不再甘心屈于婆罗门之下,要求打破婆罗门拥有的种姓特权。在这种情况下,佛教产生了。 发展原因:早期的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所以得到国王及富人的支持。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因此,佛教在古印度迅速传播。 例题分析 1.下图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第一编 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 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 _____ 第四章 古代中华文明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史中,农业文明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故B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 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故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战国、秦、西汉初年这一时期。关于该王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苏美尔人建立 B.都城在摩亨佐·达罗 C.佛教创立于这一时期 D.国王属于刹帝利 √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苏美尔人生活在两河流域,并未建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