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松昌中学高一级历史阶段考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亲属制度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即其亲属称谓中常带有伯、仲、叔、季等区别字。对此,《白虎通义·姓名》总结道:“称号所以有四何?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伯者,长也。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该制度() A.冲击了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 B.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团结 C.解决了贵族权力分配的矛盾 D.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下图反映了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该图可用于说明() A.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B.政治伦理关系严密而有序 C.社会转型特征明显 D.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消除 3.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当时西域于阗地区流传着汉朝“东国公主”将蚕种藏在帽中带到于阗的故事;而中、西亚流传萨珊波斯帝国的使者将东方蚕种安放在竹筒中带回伊朗并养蚕成功的故事。这些故事流传反映出() A.唐朝强化边疆地区管辖B.帝国扩张促进丝路贸易 C.各地文明均以农桑为本D.东方技术传播影响深远 4.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希望寄托情感世界。带来这一变化的因素() A.推动了中枢机构的创新B.促使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C.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5.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 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 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6.南宋时,每逢大比之年,天下士子到达杭州的时间往往以四川士子为最晚,究其原因,“蜀士嗜利,多引商货押船,致留滞关津”。其实,当时很多地方的士子都携带家乡土特产到杭州贩卖,并“买物回程”,这也是一种解决路费的办法。这种现象说明() A.科举制度丧失了本来功能 B.杭州城市职能开始转型 C.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D.读书人的经济状况恶化 7.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由此可见() A.东亚民族国家观念开始萌发 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传播 D.西方殖民扩张侵蚀朝贡体系 8.下图为乾隆朝至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清朝主要海关税收情况。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曾宣布,“夷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次年又发布上谕补充“如系向来到厦(周边诸)番船,自可照例准其贸易。”据此可以得出结论() 清乾隆朝至鸦片战争前四口海关税收量对比(单位:两) A.海关税收已成财政支柱 B.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传统贸易体制潜藏危机 D.清王朝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9.清王朝调度国计民生,常常要从有余省份的银两中指拨一部分解运到不足省份,名曰“协济”。1861年之后,“惟山西年清年款,他省多不能依限报解,且有逾限不解者”。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权力下移 B.地方经济发展失衡 C.中外关系紧张 D.太平天国运动发展 10.19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北南部巨鹿县“妇女专以织绩为业,男子无事亦佐之。每值冬令,机杼之声,彻夜不断”。光平府的出产以土布为大宗,“贩卖于山西潞安等处及北口外者尤多”。这一现象表明内陆省份() A.区域长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