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二年级上册 / 课文1 / 1 小蝌蚪找妈妈 / 编号:22268481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02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课文,学生,生字,蝌蚪,学习,观察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②语言运用: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用“快活”练习说话。 ③思维能力: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④审美创造: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及语文学习的乐趣。思政元素: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2、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部分课文会背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意图 环节一: 师生谈话导入 1、猜谜语。2、谈话引入。 3、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齐读两遍。教师活动:猜谜语。①小黑鱼,圆溜溜,圆圆脑袋长尾 巴, 池塘里面游啊游。 ②绿衣小英雄, 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 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吗? 指令:读课题(记忆性学习)。环节二: 引导看图1.观察图片,归纳总结。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教师相机板书: 鲤鱼 乌龟教师活动: 1、提问:小朋友自己观察:小蝌蚪在什么地方 说说小蝌蚪的样子。用课文中的语言,指名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自主型学习)2、读课文,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 中,遇见了谁 (鲤鱼、乌龟) 3、教授学生观察图片的顺序及方法。 (接受性学习)。 环节三: 聚焦生字,指导书写1、读课文圈字画词,字卡识记生字。2、同桌交流检测识字。 3、认读词语,理解词语。4、出示范字,观察位置。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教师活动:1、小蝌蚪带来了许多生字宝宝,我 们一起边读课文边把不认识的字词圈画一下吧。 2、同学们看看这些字卡,来读一读 这些生字,不会读的多读几遍。出示生字: 两、宽、眼、睛、孩、肚、顶、哪、跳。(接受性学习)3、同桌互相说一说都认识了哪些 字,还有哪些不认识的 不会的生字班级集中识记,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接受性学习) 4、出示认读词语,理解词 语的意思。 5、出示生字,请同学们观察生字在 田字格的位置。出示生字:两、宽、眼、睛、孩、肚、顶、哪、跳(田字格)。(自主性学习) 6、教师范写,学生练习。(教师积极 评价,注意提醒书写姿势) 环节四:课堂小结 1、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2、默读课文, 思考问题。3、汇报交流。4、范读课文。5、用“快活”造句。教师活动: 1、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 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自主性学习)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发现性学 习)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 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 妈妈 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3、汇报交流(合作性学习)(1)你们课文读完了,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 6个)(2)出示表格,指名板演 遇见谁 变化 长出了两条后腿 鲤鱼妈妈 长出了两条前腿 乌龟 尾巴变短了 青蛙 尾巴不见了 (3)你们能根据表格简单说说每个 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4、老师范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5、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 (引导学生 )环节五: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生字。巩固作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