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编号:22305669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前、课中、课后练

日期:2025-02-12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前、课中、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2023七下·龙凤期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921年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①   年 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②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③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 中共十六大④“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共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年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⑤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成果 创立者 确立会议 重要意义    理论 邓小平 中共    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   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重要思想 江泽民 中共十六大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的问题     胡锦涛 中共十八大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   思想     中共    是当代中国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其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   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持续攀升。针对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   的科学判断。 4.(2023八下·吉林期末)“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的“中国梦”。请写出标志着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的历史事件。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从此中国向“国家富强”这一“中国梦”迈进了一大步。请写出这次会议名称和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3)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中国梦的道路上,邓小平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洗雪了百年国耻。请写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名称和1999年洗雪百年国耻的历史事件。 (4)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中国富强的中国梦的征途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正向民族复兴迈进。请列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确立的两个科学理论。 (5)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会实现更多的“中国梦”,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中国梦”。 二、课中导学 5.(2023八下·遂川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对内改革的两例具体举措。 材料三: (1) 思想指引时代方向。对比上面两幅图片相关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 (2) 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分别写出上面年代尺中①②处对应的理论成果,并举出科学理论指导 (3) 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简述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根据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