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 / 通用版 / 六年级上学期 / 编号:22367361

人教版体育六年级上册生物节律与健康 课件 (共65张PPT)

日期:2025-02-23 科目:小学体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生物,时辰,子时,节律,夜半,影响
预览图 12
小学体育 小学体育
(课件网) 运动健康与饮食营养 生物节律与健康 目录 生物节律的定义 中医与生物节律 时间和运动的关系 (相关研究) 生物节律、生物时钟、生物周期等有一个相似或相同的涵义,即生物甚至自然万物的行为都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在运行。春去秋来,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夜去昼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和生物的节律。 一、生物节律的定义 人们的每日起居,植物的向阳活动,动物的季节性活动,无不由生物体内的一个内在的“钟”在控制着。 我们细胞内的“生物钟”具有非常高的精准度,能够调节我们的不同生理活动以适应于环境的各种不同的变化。这种“生物钟”调控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例如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代谢。一旦外界的环境和我们内在的生物钟不匹配,微小的差池便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倒时差”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长期的“生物钟”紊乱会进一步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增加一系列疾病的风险。 诺贝尔奖提示的生物节律现象 四季节律:中医历来重视季节变化与时病治疗规律的研究。正如李时珍在《四时用药例》中谈到“春月宜添加辛温之药,以顺应春升之气;夏月宜添加辛热之药,以顺应夏浮之气;秋月宜添加酸温之药,以顺应秋将之气;冬月宜添加苦寒之药,以顺应冬沉之气。 昼夜节律:与天地相参,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夜间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 十二时辰节律 二、中医与生物节律 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子午流注是古代医学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认为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十二时辰与养生 中国十二时辰与养生 中医学将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 将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合称“六腑” 夜半·子时·23:00-1:00 夜半,阳生,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所以,这时不要熬夜。 此时为胆经流注的时间,胆气受伤,就会影响人体的气机生发功能,胆汁受到影响,就会影响消化功能,胆魄受伤,就会使人心惊,易怵惕,胆小怕事,疑神疑鬼等。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如受到影响,势必失去果敢决断的性格。 夜半·子时·23:00-1:00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夜半·子时·23:00-1:00 注意: 子时心脏最脆弱。临床证明,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 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 食疗: 花生、芝麻、核桃仁、葡萄、香蕉、番茄、莲藕、韭菜、木耳、螃蟹、鸡肉、牛肉、海带等。 夜半·子时·23:00-1:00 鸡鸣·丑时·1:00-3:00 丑时,阳长,又称鸡鸣、荒鸡。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此时为肝经流注的时间。肝气受伤,势必影响人的情绪,还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养生之道: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足能量。 鸡鸣·丑时·1:00-3:00 注意: 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