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 传统文化 / 其他 / 编号:22386653

绳结之中的华夏情韵-非遗中国结介绍

日期:2025-02-23 科目:初中班会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化,绳结,中国结,基本,起源,人们
预览图 9
初中班会 初中班会
(课件网) 中 国 结 绳结之中的华夏情韵 非遗文化 千年情结 的 编 织 千 年 吉 祥 之 韵 绳结之中的华夏情韵 非遗文化 千年情结 起源: 岁月沉淀的文化记忆 工艺: 传承千年的吉祥符号 寓意: 吉祥的寄托,文化的传承 文化: 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 目 录 的 编 织 千 年 吉 祥 之 韵 绳结之中的华夏情韵 非遗文化 千年情结 的 编 织 千 年 吉 祥 之 韵 起源 岁月沉淀的文化记忆 最初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绳结来缝衣打结,这便是中国结的雏形,主要发挥实际的连接、捆绑等实用功能。 01 起源:岁月沉淀的文化记忆 01 02 03 最初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绳结来缝衣打结,这便是中国结的雏形,主要发挥实际的连接、捆绑等实用功能。 旧石器时代 到了周朝,绳结的用途有所拓展,开始被用于记录历史事件,人们通过不同的绳结样式和颜色来表意记事,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周朝 汉朝时,随着礼仪制度的不断完善,绳结在仪礼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成为了礼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重要的祭祀、朝会等场合都有其身影。 汉朝 01 起源:岁月沉淀的文化记忆 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结在民间逐渐普及,其装饰性日益凸显,不仅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上,还开始被用于装饰室内外环境等,编织技艺也越发精巧。 明清时期 中国结发展至鼎盛阶段,样式愈加繁多,工艺更为精湛,其寓意也更加丰富明确,广泛应用于各类喜庆场合及人们的服饰、佩饰等方面,深受大众喜爱,一直传承至今。 绳结之中的华夏情韵 非遗文化 千年情结 的 编 织 千 年 吉 祥 之 韵 工艺 传承千年的吉祥符号 最初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绳结来缝衣打结,这便是中国结的雏形,主要发挥实际的连接、捆绑等实用功能。 02 基本结法 双钱结 形状像两个中国古铜钱半叠的式样,故名。 纽扣结 常用以扣紧衣服,因其功能而命名。 琵琶结 此结是以双线纽扣结演变而来,用以做唐装和旗袍的装饰纽扣。 01 02 03 V 02 基本结法 团锦结 外型类似花形,故名。团锦结结形圆满,变化多端,类似花形,结体虽小但美丽且不易松散,常镶嵌珠石,非常美丽。十字结:结之两面,一为口字,一为十字,名为十字结。 吉祥结 吉祥结为十字结之延伸,有吉利祥瑞之意。编法简易,结形美观,而且变化多端,应用很广,单独使用时,若悬挂重物,结形容易变形,可加定形胶固定。 02 基本结法 其结体的线条走向像佛门的标志,故名。 万字结 基本形状就如佛教八宝之一的盘长。中国结的一种。盘长是象征回环贯彻,是万物的本源,是最重要的基本结之一,经常是许多变化结的主结,也因为中国结具有紧密对称的特性,所以在感观视觉上容易被一般人所喜爱。 盘长结 02 基本结法 藻井结 结构紧凑,华丽,形如古时的天井而得此名,井与锦同音亦称藻井。 平结 平结是以一线或一物为轴,将另一线的两端绕轴穿梭而成,平结用途很广,可用来连接粗细相同的线绳,也可编制手镯,挂链等饰物。 V 02 制作工艺 :选择适合的线材,如丝线、棉线、尼龙线,颜色和设定据需求而定。 选材 学习掌握各种基础结的编织方法,如平结、双钱结等,这些是构成复杂图案的基本元素。编织过程:从中心开始,逐步向外编织。使用特定的编织技巧,如穿插、打结、缠绕等,形成复杂的结构。 基础结制作 设计中国结的基本样式和结构。 设计图案 01 02 03 02 制作工艺 调整和固定 调整线材松紧,完成后编织后,通过加热或固定线头来确保结的稳定性。 收尾处理 处理线头,常见的方法有打结、粘合或隐藏,确保结的美观和稳固。装饰和组合:可以在结上添加珠子、流苏、金属环等装饰物,也可组合多个结。 绳结之中的华夏情韵 非遗文化 千年情结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