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鉴于此,唐太宗( ) A.整顿吏治 B.戒奢从简 C.虚心纳谏 D.知人善任 2.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深厚的元勋功臣加上“平章事”“同三品”名号,或给予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名号,使他们可以和宰相一起参与行政。唐太宗此项措施的目的在于( ) A.保持官员队伍的活力 B.增加决策阶层的经验 C.保障行政决策的正确 D.分散相权以强化皇权 3.唐太宗曾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表明唐太宗( ) A.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真总结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C.清醒地看到了身为天子的危险处境 D.及时制定了防止“覆舟”的统治政策 4.历史学习中,比较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分析历史现象的异同、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比较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出现原因时,发现其共同点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 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 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5.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社会经济较快发展 B.和平稳定的环境( ) C.统治者合理的政策 D.贤臣能将的辅助 6.唐太宗统治时期,鼓励农业生产,大批流散人口渐归乡里。唐玄宗统治前期,整顿吏治,改革税制,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因此他们在位时分别创造了( ) A.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 B.光武中兴和贞观之治 C.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和开元盛世 7.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时的旧臣6人外,他亲自任命的22人出身各异,有一半甚至来自庶族寒门。唐太宗的做法( ) A.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8.《贞观政委》记载:“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 A.重视人民力量 B.注重选贤任能 C.注意整顿吏治 D.重视生产发展 9.“贞观初年,太宗同意征用18岁以下男子服兵役。中书省拟定敕文,文件到门下省,魏征坚持认为不可,没有签署,前后来回多达四次,太宗发怒,当面责备魏征……魏征以征税失信为例,劝说太宗减少税赋和兵役……太宗说,我的过错很大。于是收回成命。”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 A.独断专行 B.改革税制 C.虚心纳谏 D.裁减冗员 10.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这两大问题分别是通过( ) A.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B.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C.八股取士和通判制度 D.科举制和行省制 11.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历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并开创了大唐的首个治世局面( )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开皇之治 12.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武则天劝农桑、薄赋敛、省力役;开元年间,唐玄宗锐意改革,选用贤才,兴利除弊,发展农业。这些史事共同说明( ) A.唐朝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持续发展 C.唐朝兴衰的过程 D.藩镇割据的结果 13.《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时,天下大稔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