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 编号:22389459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

日期:2025-02-22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唐朝,起义,安史之乱,黄巢,时期,藩镇
预览图 3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韦庄《秦妇吟》:“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  ) A.黄巢起义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陈胜、吴广起义 2.《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反映出唐代(  ) A.宦官和外戚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3.有关唐朝灭亡正确的内容是(  ) A.黄巢起义灭亡了唐朝 B.安史之乱过程中唐灭亡 C.唐朝灭亡时间是907年 D.唐朝灭亡时间是960年 4.唐朝国势由盛转向衰的转折点是(  ) A.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安史之乱 5.唐中后期,一些节度使擅自扩大自身权力,私自任命将领和官吏,甚至形成了父死子继或亲信相袭的局面。以上现象表明(  ) A.唐朝走向衰弱 B.宦官干预朝政 C.五代十国并立 D.八旗制度形成 6.“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黄巢起义后,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材料反映了(  ) A.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B.黄巢起义推翻唐朝的统治 C.唐朝灭亡后形成藩镇割据 D.唐末五代社会危机的根源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导致五代十国的更迭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8.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和诗歌创作高峰的时期之一,下列诗句反映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是(  ) A.“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D.“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9.“开元盛世”中也潜伏着危机,最终被“安史之乱”葬送了。从这一遗憾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是(  ) A.统治者要爱惜民力 B.统治者要严防腐败的发生 C.地方官吏必须听命中央 D.要防止农民的暴动 10.“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 A.推翻了唐王朝统治 B.最后被镇压 C.攻入长安,建立了政权 D.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腐朽 11.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唐朝爆发了持续八年之久的战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此战乱是(  ) A.澶渊之盟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安史之乱 12.即使是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  ) A.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 B.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 C.长期政治统一的影响以及各地经济发展联系密切 D.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13.“安史之乱”是一场(  ) A.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 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14.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 A.南北朝时期 B.三国时期 C.春秋时期 D.五代十国 15.“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选自杜甫《无家别》诗中所描绘的“世乱”的影响是(  ) A.使唐室内地空虚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使唐朝由盛转衰 D.导致了唐朝灭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