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 / 高教版(2023)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 / 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 / 编号:22642536

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犯罪,刑法,我国,法律,适用,目的
预览图 9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
(课件网) 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 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 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 第1框 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 理解我国刑法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了解犯罪的种类、特征和构成要件 认清犯罪行为的后果,援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方法 自觉抵制犯罪,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想 一 想 青少年普法课堂守法纪篇:预防违法犯罪 【微视频】 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惩罚犯罪是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在正确活用法律的基础上,惩罚犯罪分子。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惩罚犯罪。可以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刑罚是惩罚犯罪的法定方式,其目的是预防犯罪。对犯罪分子适用利罚,既能防止其再次犯罪,又能震慑潜在的犯罪,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他们消除犯罪念头,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张某因多次入室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监狱服刑期间,张某接受了法律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心理辅导。监狱的严格管理和教育改造,让张某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也学会了一门木工手艺。 刑满释放后,张某利用在狱中学习的木工技能,在一家家具厂找到了工作。并凭借自身劳动重新回归社会,实现从犯罪分子到守法公民的转变,这就体现了刑罚对张某个人再次犯罪的预防,即特殊预防。 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对于一个犯罪行为,只能判处一个主刑。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管制:如甲盗窃,处管制6月,期间受限行动、言论等自由,接受社区矫正。 拘役:像乙醉驾犯危险驾驶罪,拘役3月,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可少量获酬。 有期徒刑:丙抢劫,判有期徒刑10年,狱中强制劳动改造。 无期徒刑:丁故意杀人情节重,判无期徒刑,终身监狱服刑改造。 死刑:戊暴力犯罪致多人死亡,判死刑立即执行。 罚金:某公司售伪劣品,判罚金50万,须限期缴纳。 剥夺政治权利:庚危害国家安全,判10年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禁选举等。 没收财产:辛贪污,判15年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财产依法清查没收。 驱逐出境:外国公民A境内诈骗,判3年徒刑附加驱逐出境,刑满强制离境。 主刑 附加刑 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在保卫国家安全上,若有人受境外势力指使,在国内收集军事机密欲传递出去,危害国家安全,一旦查实,依刑法以间谍罪论处。 保护国有财产层面,国企高管私自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投资,触犯贪污罪,必将面临严厉刑罚,追回国有资产。 涉及公民私人财产,如小偷频繁撬车盗取车内财物,警方破案后,依盗窃罪让小偷接受拘役等处罚,归还失主财物。 像商家售卖假冒名牌服装,扰乱市场秩序,依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制裁,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各方权益。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贵刑相适应三项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意义。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