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月考专区 / 九年级下册 / 编号:22662841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3月月考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遗址,国家,公元前,统一,发展,中国
预览图 0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3月月考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C   2.C   3.C   4.C   5.B   6.D   7.B   8.C   9.D   10.B   11.B   12.C   13.D   14.B   15.A   16.B   17.C   18.C   19.D   20.C   21.B   22.A   23.B   24.D   25.B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24 分)   (1) 郡县制。(2 分)实施推恩令。(2 分)削弱了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 分)   (2) 北魏孝文帝。(2 分)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 分)方式:和亲、会盟。(2 分)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或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 分)   (3) 西藏。(2 分)驻藏大臣。(2 分)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2 分)作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 分)   (4) 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2 分,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7.(26 分)   (1)(每空 2 分,共 8 分)   观点 灌溉技术的进步 原始农业的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播种工具的发明   资料 ② ① ③ ④   (2)(每空 2 分,共 8 分)   专题 信息   -- --   农业科技著作 ②⑤   农作物新品种引进 ④⑥   统治者重视农业 ①③   (3) 宋朝。(2 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 分)   (4) 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政府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工程等。(4 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每小题2分,) 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网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历史展望未来” 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干栏式建筑 C.打制石器 D.骨耜 2.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姜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磨制石器、陶器、 碳化的粟、半地穴式房屋基址。下列与姜寨遗址的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二里头遗址 3。《诗经》中的“干耦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工作的形象描述。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 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充足B.技术落后C.生产工具简陋 D.农作物品种单一 4.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 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背铜铸造D.瓷器烧制 5.以下示意图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 富油项统茶籌线· 家是() A.老子B.孔子 C.墨子D.韩非 过德规冠己所不设。勿宽于人 6.“秦王朝开创的华复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 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 是()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7.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 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8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属于两汉时期并且莫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成就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9.迁都洛阳后,北魏幸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充州刺史 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10.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尤望的长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