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散文阅读 / 编号:22681029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散文阅读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角度,散文,雨燕,分析,6分,作者
预览图 7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二轮散文阅读 知识点总结 1.赏析散文词句的表达效果(同语言文字板块的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记牢答题十个角度) 2.赏析散文的艺术技巧(四个角度,大一轮147页) 3.分析散文的整体构思特色(七个角度,大一轮130页) 4.散文的作用题(3+1,大一轮130页) 分析散文整体构思特色,其切入角度主要有: (1)线索角度。说出线索是什么,是明是暗,是单是双等。 (2)行文思路。按什么顺序写作,或时间、或空间、或情感认识变化过程,先总后分,由实及虚,先抑后扬,由物及人等。 (3)结构技巧。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善于抑扬、巧设伏笔、映衬、对比等。 (4)段落布局。如曲笔入文、以景结情、段落短小等。 (5)选材组材。选材方面,如引用诗文、以小见大等;组材方面,如以何为中心、由面及点、详略得当等。 (6)文章自身鲜明的结构个性。如采用画面组合式,大量穿插旁逸式材料,现实与回忆交织等。 (7)叙述特点。如倒叙、插叙及人称等。 分析散文的作用题,其切入角度主要有: (1)内容主题上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在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上 结构角度可考虑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可以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 (3)表现手法上 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4)读者情感(心理)上 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 1.作者由雨燕联想到孙悟空,联系文本简要分析作者为何这样写?(6分) 2.请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特点。(6分) 3.这篇散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本文。(6分) 5.请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本文。(6分) 6.作者说“当我这么谈论杜甫和曹雪芹时,我心里想的其实是苏东坡”,可见在作者心里,苏轼既是“行者”也是“雨燕”。请结合文本以及苏轼的人生经历或文学创作进行分析,说一说你对“行者”苏轼和“雨燕”苏轼的理解。(6分) 《北京雨燕以及行者》 1.作者由雨燕联想到孙悟空,联系文本简要分析作者为何这样写?(6分) 审题:为何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作用),所以考点为:散文的作用题,答题就用3+1 ①结构思路上:由北京雨燕联想到行者悟空,照应文章标题。 ②内容主旨上:交代孙悟空由“云路”到“本路”的取经历程,引出下文写杜甫从雨燕到行者的生命历程,使文意更加突出。 ③读者上:使文章由雨燕及雨燕式作家的介绍自然过渡到行者及行者式作家的介绍,不突兀,易于读者理解。 2.请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特点。(6分) 考点:分析散文的整体构思特点,答题从七角度切入。 ①线索清晰,形散神聚。全文以“雨燕”和“行者”为线索,关联古今,融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条理清晰而富有逻辑。(线索角度) ②虚实结合,意境深远。全文选取“雨燕”和“行者”两个意象或喻体,借此比喻作者心中的作家,寄托对理想作家的赞赏。(结构技巧角度) ③详略得当,剪裁得体。先略写曹雪芹,后详写杜甫,分述两个作家的不同,用前者反衬后者。(选材组材角度) 3.这篇散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考点:赏析散文的艺术技巧,不过角度已经确定,从语言角度。 比喻贴切形象。全文选取“雨燕”和“行者”两个意象或喻体,借此比喻作者心中的作家,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不同作家特质。 句式长短参差,整散结合。如文中在对雨燕飞行状态的描写中,“在飞翔中睡觉,在飞翔中捕食飞虫,在飞翔中俯冲下去” 运用了短句、整句,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全文在长短参差,整散结合中表意深刻而丰富。 风格典雅隽永。文中多处引用古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