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科技 / 教科版(2024) / 七年级下册 / 第三单元 互联网安全——守护网络净土 / 第1课 共建共享网络安全 / 编号:22681050

【教科版2024】信息科技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共建共享网络安全》 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06 科目:初中信息技术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网络,信息,网络安全,个人,新知,案例
预览图 0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第1课 共建共享网络安全 (教科版)七年级 下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结合造谣案理解《网络安全法》,在网络社交中做到不传谣、不转发隐私信息,履行公民监督责任。 使用互联网应用时,能够利用用户标识、密码和身份验证等措施做好基本防护,会使用加密软件对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维护网络安全。 利用计算思维方法将碎片化案例(如信息倒卖、网络谣言)整合为系统性校园网络诊断报告,设计涵盖技术防护、法律合规的综合解决方案。 通过银行卡盗刷、信息倒卖等案例,识别网络诈骗、隐私泄露风险,形成上网行为留痕的预警意识。 02 新知导入 聚焦 网络为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建立了互联互通的虚拟空间。但是,网络空间也会存在不安全因素,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维护网络安全,是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本节课,我们将一起制订校园网络安全诊断报告。 02 新知导入 在我看来,计算机计算机依靠传感器来接收外界的信息。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传感器可以感知光、声音、温度、压力等各种物理量,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例如,摄像头就是一种图像传感器,它可以将外界的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让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编码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世界。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计算机的世界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诊断报告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诊断报告应该涉及哪些问题? 作为中学生,我觉得应该了解网络安全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学习国家颁布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哪些网络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 探索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制订校园网络安全诊断报告,小艾和同学们一起查询有关网络安全的典型案例。针对下面这些真实、鲜活的案例,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分析。 小艾分享的案例:小明到银行取钱时发现,银行卡中的1万元只剩下了500 多元,他当即报警。警方调取的银行资料显示,事发两天前,小明的银行卡被人分多笔盗刷。经过调查,警方初步判断是小明连接了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导致银行卡信息被盗。 03 新知讲解 网络安全从数字空间延伸至现实世界,并与个人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请结合小艾分享的案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个人用户容易遇到的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针对这些威胁,如何进行个人网络安全防护?把讨论结果写在下表中。 序号 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 钓鱼网站 确认官方网址并仔细核对,或者直接输入所需登录的网站网址 2 公共Wi-Fi信息窃取 避免在公共网络登录银行账户,使用VPN加密连接 3 简单密码被破解 设置包含字母、数字、符号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 议一议 03 新知讲解 能量加油站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人、干扰、破坏、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 针对个人用户而言,使用个人计算机、手机等连接互联网时面临的恶意邮件、网络勒索、网络钓鱼、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威胁较为普遍。 03 新知讲解 案例分析 小中分享的案例:张某某发现通过修改某购物网站中的订单号,可以查看到包含用户姓名、手机号、住址等内容的他人订单信息。为谋取利益,他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订单信息一万两千余条并在网上售卖。张某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