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 人教版(2019) /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 第四章 光 / 3 光的干涉 / 编号:22683975

第四章光第3课时的干涉课时作业 附解析版--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4-05 科目:高中物理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条纹,S2,S1,干涉,间距,双缝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课时作业设计单 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 光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时题目 光的干涉 作业目标 通过作业检测进一步巩固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实验形成原理,进一步熟悉对明暗条纹产生条件及条纹间距的应用。 作业设计 精选题目 设计意图 基础巩固(必做题建议五分钟完成) 1.用一束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经双缝后光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像是图中的 ( ) 【答案】D 【解析】双缝干涉看到的干涉图样是平行等距、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故选D. 2.如图所示是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单缝S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光的强度 B.双缝S1、S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光源 C.当S1、S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λ的1.5倍时,产生第二条暗条纹 D.当S1、S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波长λ时,产生中央亮条纹 【答案】BC 【解析】A.单缝S的作用是为了尽量获取频率单一的光源,A错误; B.双缝S1、S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B正确; C.当光路程差为光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产生暗条纹,当S1、S2发出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λ的1.5倍时,产生第二条暗条纹,C正确; D.中央亮条纹在S1、S2中间连线与屏的交点处,当S1、S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0时,产生中央亮条纹,D错误。 通过完成本组习题加深学生对干涉图样、干涉条件印象 综合运用(必做题,建议五分钟时间完成) 3.如图甲所示为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狭缝S1、S2的间距d可调,狭缝到屏的距离为L.同一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狭缝上,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图乙所示图样(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暗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双缝干涉图样的亮条纹,经过半个周期后变成暗条纹 B.仅减小狭缝S1、S2的间距d,图乙中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 C.仅增加L,图乙中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减小 D.若S1、S2到屏上P点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是亮条纹 【答案】B 【解析】A.频率或波长相同,相位相差恒定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故图乙中双缝干涉图样的亮条纹,经过半个周期后仍是亮条纹,故A错误; BC.根据双缝干涉公式 可知仅减小狭缝S1、S2的间距d乙中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仅增加L时,图乙中相邻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也增大,故B正确,C错误; D.照射双缝时,若S1、S2到屏上P点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两束光波发生相互削弱,即P点处为暗条纹,故D错误。 4.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单色光的频率.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P处是光屏上中央亮条纹O上方的第2条暗条纹.已知从双缝S1和S2发出的两束相干光到P点的路程差为9×10-7m,光速c=3×108 m/s,则实验所使用单色光的频率为 ( ) A.6.7×1014 Hz    B.5.0×1014 Hz C.1.0×1015 Hz D.1.7×1015 Hz 【答案】B 【解析】当光程差是半个波长的3倍时,出现第二条暗纹,因光到P处的路程差是9×10 7m ,则有 根据 解得 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下列方法能使屏上两相邻亮条纹中心的间距增大的是(  ) A.仅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B.仅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仅增大滤光片到单缝的距 D.仅把绿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E.仅把绿色滤光片换成紫色滤光片 【答案】ABD 【解析】AB.由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可知,仅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或仅减小双缝间的距离,都能使屏上两相邻亮条纹中心的间距增大,故AB正确; C.滤光片到单缝的距离与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无关,故C错误; DE.红光的波长比绿光的长,则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可以使条纹间距增大,而紫光的波长比绿光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