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编号:22780658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帝国主义,世界,瓜分,世界大战,列强,奥运会
预览图 9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奥林匹克理想的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中国奥委会 和平与团结 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柏林奥运会(暂停) 安特卫普奥运会 1912 1916 1920 1914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赛场·战场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一、改变:战争前的冲突 一、改变:战争前的冲突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 电子计时系统在奥运会上的首次运用,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2年连接到电子 计时系统的启动手枪 电子自动计时系统 这种计时系统的开始时间由发令员的手枪射击同步开始,而停止时间则是由分配给每个运动员的计时员手动停止。 一、改变:战争前的冲突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从领土上瓜分世界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VS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英法德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比重 1870年 1913年 英国 31.8% 14% 法国 10% 6% 德国 13.2% 16%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分歧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更加尖锐 一、改变:战争前的冲突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884年11月15日, 会议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 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 柏林会议 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这幅漫画有着怎样的寓意? 参与者: 会议内容: 并未解决列强间 关于瓜分世界的矛盾 实质:列强瓜分非洲的会议 西方列强 (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与) 划分在非洲的势力范围 一、改变:战争前的冲突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阅读教材,找出各国之间存在的矛盾。 同盟国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 对立局面形成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奥匈帝国 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领土争端 北非殖民地 贸易摩擦 争夺巴尔干 意大利 协约国集团 一、改变:战争前的冲突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914年6月28日,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萨拉热窝事件 ▲漫画《友谊链》 塞尔维亚 奥匈帝国 俄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世界大战是偶然还是必然? 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地区性冲突何以引发世界大战? 巴尔干麻烦 ▲漫画《沸点》(1912年10月2日) 这幅漫画有着怎样的寓意? 一战爆发前夕巴尔干半岛紧张局势 “巴尔干火药桶”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争斗日趋白热化的缩影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列强激烈争夺的对象? 巴尔干半岛 奥匈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斯曼帝国 德意志帝国 英国 法国 染指中东 称霸世界 地区冲突 “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源: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的帝国主义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裂变:意料外的走向 二、裂变:意料外的走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6年 柏林奥运会会标 该届奥运会会标有何特点? 马拉战车 肃杀之气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会标 第六届夏季奥运会原定于1916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因1914年7月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迫停办。 二、裂变:意料外的走向 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线 南线 东线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日本对德宣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